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确定体现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本文以马恩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论述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讨在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如何发挥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问题。本文认为,和谐社会建设实践既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同时也使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创新发展的压力。我们党提出的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团结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总目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及其功能拓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据此,基于和谐社会建设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定位应为:在社会整合中发挥应有作用;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致力于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参与协调社会矛盾冲突;推进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鉴于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的客观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拓展应以逐步完成其全面转型为前提。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转型的主要路径是:由单纯注重社会功能向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辩证统一转变;由单一的政治功能向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协调发展转变;由片面强调意识形态功能向意识形态功能和非意识形态功能协调发展转变;由单纯强调教育向以育人功能与开发功能相结合转变。和谐社会建构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拓展之走向: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培育功能,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协调功能,预防控制和化解社会冲突,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发展;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凝聚功能,促进社会利益整合,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功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