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证分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V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8年我国首次批准设立两只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以来,证券投资基金已经逐步成长为我国证券市场上运作最规范和影响力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如何正确衡量和评价基金的绩效表现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对基金绩效表现的度量和研究,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基金之间的有效比较和选择,为基金投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基金公司可以根据绩效衡量提供的反馈机制进行内部考核和监控并为改进投资操作提供帮助。 本文首先对基金绩效评价理论基础——现代投资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文章的第三部分论述了目前国际学术界和实业界流行的几种主要的基金绩效度量模型和指标,详细分析了各种理论模型的形成背景、主要内涵和特点以及适用性。第四部分对我国现有的开放式基金的投资绩效进行了重点实证分析和评价。最后,作者结合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现状和困境,提出了相关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首次集中的对我国市场上所有的开放式基金进行多角度的基金绩效度量分析。(2)针对我国基金市场的现实情况,将市场中的开放式基金分为债券型基金和其他基金(股票型、指数型和配置型基金)分别采用不同的市场基准组合进行基金绩效的度量,对比分析了各个基金的投资绩效表现,避免了由于市场组合的选择而造成的绩效度量的失真。 通过本文的实证研究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从基金组合的基本表现、夏普比率、特雷诺比率以及信息比率的指标来看,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表现整体上都好于相应的市场指数和市场基准组合的表现,并且有效的降低了在市场中的投资风险。(2)从詹森模型和双因素模型分析结果可以看到,只有4只基金都表现出显著正的证券选择能力,两模型的结论一致。同时我国市场中的开放式基金具有混合型基金的特点比较突出。(3)对基金的时机选择能力的实证分析表明,有5只基金表现出显著正的市场时机选择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城市化的互动发展,世界城市体系已进入到网络化发展阶段,而企业作为资本、人才、信息、服务与产品等各种“要素流”的最重要载体,正以其迅速增长的跨区
本文第一部分概述了团体保险的含义,对团体保险各个层次上的需求进行界定及其衡量。第二部分从多个视角对团体保险需求进行了总体分析:首先回顾了团体保险发展及其需求变动,又对
我国银行存在的大量不良资产,对我国的金融安全已构成严重威胁。已成为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我国银行的综合竞争能力、更好的应对加入WTO后金融对外开放的重要障碍。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特征,并对世界经济和社会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东亚区域经济整合方兴未艾,东盟、中国大陆、日本、韩国间各自由贸
本文首先对技术创新文献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并对中国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已取得的成就作了具体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又对温州民营的现状作了概括性的介绍,重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