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粘弹库仑应力变化的后续最大地震震级估计——以两次于田7.3级地震为例

来源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ezhu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前人关于于田地区地壳水平分层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于田台GPS连续观测,粗略确定了于田地区的粘弹水平分层模型和其中各层的粘滞系数。基于粘弹水平分层模型,分别计算了2008、2014年两次于田7.3级地震粘弹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基于粘弹库仑应力变化,采用“直接”余震频次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区域范围内与主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直接相关的理论地震频次。提出基于理论与实际地震频次对比、以及理论与实际地震频次距离衰减曲线拟合残差对比估计与主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直接相关的后续最大地震震级的方法,所得结果实际上是对可能发生地震震级上限的估计。计算结果显示,与2008年于田7.3级地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直接相关的最大后续地震震级介于 Ms7.2~7.5之间,而与2014年于田7.3级地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直接相关的最大后续地震震级估计为Ms6.3。前者与2014年于田7.3级地震非常接近。由于震级相同、空间距离较近、时间间隔较短、区域外力作用相同、两次地震构造关联性较强且具有较明确的应力相互作用,因而初步认为2008、2014年两次7.3级地震构成一对广义的双震型地震,与该区域以往序列类型特点相吻合。对震级下限及 G-R关系 b值对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讨论,结果显示,当粘弹同震库仑应力变化确定之后,震级下限对后续最大地震震级估计影响不大,但G-R关系b值对结果有较大影响。以2014年于田7.3级地震为例讨论了不同时段粘弹库仑应力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基于同震粘弹库仑应力变化与基于时间趋于无穷的粘弹库仑应力变化计算得到的后续最大地震震级差异不大。
其他文献
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的社会活动。它以人类的语言能力为前提,强调实际情境中交际对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实效的语言沟通活动。口语交际能力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养成的最基本的语文能力之一。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下面谈谈提高口语教学成效的几种方法。  一、提供与真实生活联结的机会  情境性教学可以使学生对口语知识的掌握与口语
随着宽频带数字地震仪在地震监测系统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波形的记录质量,为我们更好地分析台站记录到的事件信息特征提供了必要条件,而仅仅从宽频带数字地震仪记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