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中学”思想研究

来源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sotan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的概念,自上古以来,就伴随华夏民族而诞生。最初为空间地理概念,而后随着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的发展,“中”的含义又增加了政治、哲学等概念。“中”的思想深刻影响着上古先民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方式。上古先民也因此总结出来一系列的与中有关的概念,如时中、执中、中正、中和、中道、中庸等等。这其中蕴含着的正是华夏先民对于自然的观察、对于政治的经验以及自身的反思。这些与中有关的思想最终构成了我们的民族性,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内核。“中”最初的解释权显然是归于最高统治阶级的。尤其是西周建立以后,提出了一套完善的政治制度,其核心即礼制或周礼。荀子后来总结称,“曷谓中,曰礼义是也。”中就是礼仪,中的原则要通过施行礼仪来实现。近年来的出土文献清华简《保训》篇也证实了这一观点,文王临终前以“中”作为政治遗言教诲武王,命武王把中作为继位后最高的政治原则和施政纲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平王东迁,周朝式微,礼崩乐坏,周天子为代表的最高统治阶级名存实亡,实际上也就丧失了对于中的定义解释权。原本的官学成为了私学,成为了诸子百家,对于中的解释自然也是百家争鸣,极大的扩充了中的内涵。荀子作为先秦诸子之集大成者,自然对中的含义进行了最完整,最全面的概括,其中主要包含了“中道”、“中和”、“中庸”三个层次,通过对礼法关系、天人关系、性伪关系、以及大一统的天下观和道德本体论的讨论,定义了中的含义,横向上,总结了先秦以来儒墨道法等主要学派对于中的含义发展;纵向上,对伏羲、黄帝、文王、孔子、子思以来的全部“中学”思想展开了批判与吸收,使“中”的思想不断扩展,丰富了中的内涵。当然,荀子并没有直接提出一种叫做“中学”的思想,是在总结与归纳后才形成了荀子中学思想这样一个哲学命题。荀子所讨论的“中”,并不是孤立和分散的,而是存在其内在的逻辑,并为其实现国家的大一统这个终极目标而服务。“中”这个概念是如此的重要和复杂,但由于荀子地位在儒家内部的相对冷门,故从未有人把荀子所有讨论“中”的思想看作是一个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从未有人系统的对荀子“中学”思想的源头、内涵、外延进行梳理和分析,从未有人把荀子“中道”、“中和”、“中庸”思想进行综合讨论,因此在今天,非常有必要提出荀子中学思想这样一个哲学命题,并进行深入的讨论。由于荀子中学思想来源复杂,必然会涉及到荀子在稷下学宫游学、任教等问题,因此需要要对荀子的生平做一些简单的考证。论文的第二章对荀子的姓氏问题和荀子游学于稷下两个问题做了一些讨论,确定了一种可能性,即目前所能看到的文献当中,对荀子青年时期就在稷下学宫游学是存在相当多可靠的证据的。因此荀子有机会在稷下学宫向法家、墨家、黄老道家等学派的代表人物学习和请教的。当然从荀子文本上也能够侧面证明这一观点,譬如荀子多次称稷下学宫代表人物宋钘为子宋子,这在当时显然是一种尊称。荀子在稷下学宫的老师必然不只宋钘一位,在学术氛围良好的稷下学宫,荀子兼收并蓄,吸收了诸子百家的学说,而这些学说最终又成为荀子中学思想的源头之一。因此,在论文的第三章对荀子中学思想的源头、传承路径和内在联系做了详细的梳理和论证,对《荀子》其书涉及“中”的共90处原文进行了分条缕析的判断,找出了与中学思想直接相关的20处原文,并逐一分类。对荀子和其他各学派思想之间有关··中的思想也做了分析对比,如《管子心术》篇、《庄子天下》篇等,从而得出了荀子中学思想的源流与脉络,理清了论文整体的逻辑线与时间线。第四、第五、第六章则分别从中道、中和、中庸三个部分归纳整理和总结了荀子中学思想的全部内容,明确了荀子中学思想的理论范畴,划分了三个部分各自的管辖范围,指出了三者之间内在的区别与联系。即中道是道,中和是术,中庸则道术兼备,三者共同为荀子实现天下大治,人心向背的理想而服务,为这种天下大治、人心向背的理想社会提出了宏观的政治纲领和微观的施政手段。论文的最后一章对荀子中学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分别做出了回顾和展望,虽然历史上经常有人认为两千年之学皆荀学也,即荀学是国家机器与社会制度运行的真正源代码,但荀子与荀学的地位在大多数的历史时期却与其起到的作用不相匹配。这是一种明显的悖论,用荀却不敢伸张荀,其原因大概是荀子与荀学刺破了人性与道德的太虚幻境,直面了人性中的黑暗面,与传统儒家尤其是宋明以后的理学、心学所倡导的先天道德观念所抵牾,因此作为荀学核心内容的中学思想也就在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被人所了解和发现。随着荀子地位的逐渐回升,也伴随着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对先天道德的解构,我们应该更加认识到荀子与荀学的价值,认识到荀子中学思想这一哲学命题存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亦应是中国哲学从反思中国转变为重思中国的进路之一。
其他文献
社区治理是国家实现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的基础,但社区治理中普遍存在居民不愿参与或者参与度低的问题,进而影响社区治理的成效。赋权被认为是促进社区居民参与的重要途径,现有研究从社区的角度提出了赋权的要素、路径、机制等,关注社区如何获得赋权。从元治理理论出发,政府是社区治理中重要的一极,是赋权的供给者,县级基层政府的主动赋权利于社区治理成效提升,但目前缺乏对赋权供给研究。本文关注赋权供给者——县级基层政府,
乐官制度是中国古代职官制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乐官之长在整个乐官制度中起着领导作用,占据了重要地位,乐官之长职能的沿革反映着乐官制度的变迁,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都息息相关。对乐官之长职能沿革的研究不仅比较了不同时期乐官之长的职能的异同,同时也有助于纵向厘清这一段时期内乐官之长职能范围的变化,为研究乐官制度的沿革提供了部分资料。本文以三代至秦汉乐官之长的职能为研究对象,从三代至秦汉时
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日益成为关注焦点,但对于数据保护至今尚无法律作专门规定。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数据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个人信息与隐私权保护,对于数据流通中的数据财产利益保护虽有讨论,但很多问题至今未得到全面解答。数据纠纷的解决在司法实践中主要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合同法两种路径,但由于既有法律体系本身有特定的立法语境与功能,无法完全适用,数据财产保护不够充分有效。现实需要与法律规范的脱轨,将难以应对日益
据国家发改委预计,未来5年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积极应对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目前我国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想要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已无法仅依靠家庭进行养老,而机构养老要求老年人改变原有的生活环境和方式,难以得到老年群体的青睐,居家养老所提供的服务大多以家政服务为主较为单一,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多元的养老需求。而社区养老既能让老年人在日常生活的环境中接受养老服务,还能满足老年人多
王维生活在盛唐时期,社会繁荣,艺术气息浓厚,唐王朝奉行儒释道三教并行的政策,王维的诗歌博采众长,撷取儒释道三家的精神气质。其中,禅宗思想贯穿了王维的一生,他逐渐经历了接触、修行、开悟三个阶段,在顿悟后,他的文学作品日臻成熟。“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元好问的这两句诗用在王维的禅诗上,是最恰当的写照。王维以禅宗“空”观观察世界万物,他所描绘的自然万物,每一片风景都是他心灵的观照。“空”也是
生与死是人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生一切意义的依托和载体。早期人类对生充满着崇拜、对死弥漫着恐惧。随着人的认识能力不断发展,到了殷商时期,由于原始宗教的产生,鬼神观念盛行,人类对生死问题的理解偏重于宗教色彩,使生死认识更加神秘化。到了西周时期,神权政治学说的核心命题“以德配天”观念的出现,人们对生死的认识逐渐从神秘化转向道德化,即更加重视人类自身的道德问题,是人类对象意识向自我意识过渡的具有标志性
宋代孟学史上,在“孟子升格运动”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疑孟”、“非孟”等现象,亦是孟学发展史上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李觏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一生命运坎坷,虽然没能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却一直心怀苍生,教书育人,著书立说。他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凭借渊博的学识成为了一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者。一般认为李觏是“非孟”派的代表人物,但通过对李觏生平经历及其著作的梳理研究发现,李觏本人在其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中,
《山海经》仅三万一千余字,却包举宇内,涵盖神话学、宗教学、历史学、美学、地理学、民俗学、天文历法等诸多方面,被称为中国上古典籍中的“奇书”。长期以来,关于《山海经》神话的美学研究大多集中于神话思维、审美意象等领域,而对它的神话叙事特性和审美意识特点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本文试以既有研究为基础,通过对《山海经》典籍的文本细读,分析其背后的神话叙事特性和审美意识特性,力求对《山海经》神话的审
“传播”是影响新诗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新诗而言,从晚清到五四的媒介变革与受众变革是其发生的必要条件。以报纸、杂志为代表的现代传播媒介,促进了新诗的流布,构成了这一文体成立的媒介基础。清末民初教育制度的改革则为新诗培养了读者群体,以新式学生为主的受众群构成了新诗成立的社会基础。在具体的传播中,《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等刊物均为早期新诗提供了传播的平台。依托于这一开放的传播场域,新诗的
朦胧诗论争是中国新诗史和当代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事件。虽然朦胧诗论争业已沉入历史地层,但重返批评现场、审视论争中的文学批评,仍可获有助于中国文学批评行稳致远的启示与镜鉴。朦胧诗论争中的文学批评表露了论争之所以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批评家和诗人在诗学主张、审美倾向以及诗歌发展构想等方面存在差异与分歧。起初,朦胧诗论争中的文学批评还能聚焦于朦胧诗和朦胧诗人本身,但随着双方批评家不断“填充”社会与历史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