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条件下的江苏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_w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础食品,粮食问题不仅关系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而且关系着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因而进一步关系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可以说粮食安全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重要问题。1993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粮食统购统销,从1993年开始我国进行了较为彻底的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即放开市场、放开价格;1998年中央政府将原本由中央承担的调节粮食供求的部分责任分解给了地方,并在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粮食储备和粮食风险基金的同时,提出了“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明确了省级政府必须要承担一定的粮食安全责任,在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实行“分灶吃饭”的背景下,省级政府如何利用其相对独立的财政资源保障其所辖区域内的粮食安全就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在对粮食安全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回顾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省级区域粮食安全的概念,并分析了省级区域粮食安全与国家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安全的区别和联系。同时,在对粮食供给与粮食需求进行一般分析的基础上,对省级区域粮食供给与粮食需求进行了定义,对其与国内粮食供求和国际粮食市场供求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并对影响省级区域粮食安全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从而构建了开放条件下省级区域粮食安全的一般分析框架。在上述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文以1991-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从供需和产需的角度对江苏省粮食安全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未来的5-10年内,江苏省的粮食自给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即出现了一个逐渐扩大的产需缺口。这是因为,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城镇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江苏省的耕地逐年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将持续减小,而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和外来流动人口的进一步增加,江苏省的粮食需求则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为了探寻影响江苏粮食安全的若干因素和对策措施,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人口流动、比较收益、粮食工业、省级粮食储备、粮食政策、区际贸易、粮食物流、世界粮食安全状况等因素对江苏粮食安全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开放条件下确保江苏粮食安全的对策措施,即科学确立江苏粮食安全目标,建立江苏粮食生产支持体系,完善粮食流通与市场体系,优化储备体系,提升粮食产业化水平,培育国际化的粮食贸易集团,加强粮食安全预警等等。
其他文献
计算机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激发着人们为计算机构造一套像人类一样精密而复杂,同时又具有认知能力的视觉系统。上述工作便是计算机视觉学科的研究目标。国际上学术界和工
目前我国的征地补偿标准存在补偿低、不能反映土地区位条件差异、与土地市场价值差距过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引发征地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专家学者对征地补
<正>近20年来,西方学习理论由行为派占优势转移到认知派占优势,更确切地说是转移到各派互相吸取的趋势。众所周知,每一个学派的兴起、发展和衰落既有其本学科发展的背景,也与邻近
目的:分析精神科安全管理中产生缺陷的因素,制定持续改进措施,减少缺陷发生率。方法:回顾精神科安全管理中发生的缺陷,并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持续改进措施。结果:针对精
针对当前我国企业能力研究中对柔性重视不足和系统分析方法较少的问题 ,提出一种对企业能力的关键维度——刚性与柔性进行分析的方法。它包括关键维度的概念、基于三个层面的
不作为的教唆能否成立,应该说是德国、日本学者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持肯定说的学者认为行为人如果违背其保障义务,而没有中断一个足以导致他人行为决议的因果历程,则行为人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作为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及农村稳定基础保障的公共产品供给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在区域防空反导作战过程中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预警问题 ,反导预警系统是区域防空反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区域防空面临的威胁目标的基础上 ,对区域防空反导预警系统的
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持续有序转移,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构建科学合理的转移机制,必
人们经常会面对的一些决策问题,需要对这些问题做出抉择,当人们面对的决策问题比较复杂时,依靠个人的主观判断往往不能直接做出比较正确的抉择,因此需要以科学的决策方法作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