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某规模化奶牛场犊牛腹泻发病规律调查及复合微生态制剂的预防效果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qi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犊牛腹泻作为对犊牛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了犊牛在早期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后期的生产繁殖能力和泌乳性能,给世界各地养牛业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本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且发病原因错综复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是全球公认的养牛业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本研究对黑龙江省某规模化奶牛场犊牛腹泻疾病的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并开展复合微生态制剂影响犊牛生长和预防犊牛腹泻试验。结合该牧场犊牛腹泻的发病规律及复合微生态制剂预防试验的结果,可为该牧场及周边地区牧场犊牛腹泻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有效的试验依据和理论指导,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牧场经济损失,提高养殖效益,同时为复合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效果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对2021年5-8月该牛场0-6月龄犊牛的腹泻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调查期间,每天观察犊牛腹泻发病情况,记录发病时间、发病日龄、出生体重、腹泻持续时间、腹泻次数、粪便颜色、粪便质地、胎次等相关数据,计算腹泻率,同时采集腹泻犊牛粪便样品,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样品中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大肠杆菌K99+和隐孢子虫。同时选择该牛场新生健康荷斯坦犊牛45头开展复合微生态制剂预防试验,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头,试验组22头,试验期为60 d。试验组犊牛在3-5日龄饲喂复合微生态制剂,将复合微生态制剂添加至犊牛饮用的常乳中,饲喂量为10 g/头/d,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于犊牛出生和60日龄断奶时记录体重并计算平均日增重、腹泻率和腹泻持续时间。发病规律调查中,共收集到犊牛腹泻病例705例(公犊115例,母犊590例),发生腹泻犊牛331头(公犊58头,母犊273头)。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期间该牧场犊牛腹泻率为41.6%,母犊腹泻率高于公犊。发病时间主要在5月(32%)和6月(29%),犊牛发病日龄主要为11-30日龄(51%),腹泻犊牛出生体重主要为30-40 Kg(77%),腹泻犊牛胎次以3胎次内(84%)为主,腹泻持续时间多为1天(61%),发病次数多在3次以内(88%)。共采集腹泻犊牛粪便样品393份,随机抽取46份进行检测,检出阳性样品数量26份(57%),检测病原中以轮状病毒和隐孢子虫检出率最高(37%)。感染类型以单一感染为主(58%),混合感染形式以轮状病毒和隐孢子虫为主(91%)。复合微生态制剂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犊牛断奶体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期间,对照组和试验组犊牛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泻情况发生,试验组和对照组犊牛腹泻率分别为46.1%和51.0%,试验组犊牛腹泻率和腹泻持续时间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综上,给犊牛饲喂复合微生态制剂可以显著提高犊牛断奶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提高犊牛生长性能。可以有效降低犊牛腹泻率,显著减少腹泻持续时间,对预防犊牛腹泻的发生和发展具有良好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发展,养宠的人数不断增加,猫已经成为新型的伴侣性动物,但是由于猫物种本身的性格敏感性,导致猫的下泌尿道综合征频发,临床患猫多出现排尿困难及尿闭等症状,约半数以上的患猫在就诊时已经产生氮质血症等并发症,因此需要进行紧急导尿处置,而物理保定容易导致膀胱破裂、加重病情、操作人员受伤等风险,进行短时麻醉后处置则可有效避免以上风险。临床上目前对猫尤其是下泌尿道综合征患猫的麻醉研究较少,本研究
学位
铁是生命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具有重要生理功能,机体主要通过二价铁离子(Fe2+)与血红蛋白结合运输氧气。过量铁会破坏铁稳态,对组织器官造成病理性损伤。铁主要储存在肝脏,肝脏在铁代谢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多种铁代谢相关蛋白质在肝脏进行调节和表达。本研究分别以鸡胚原代肝细胞和SPF雏鸡为研究对象,从体外和体内两方面探讨铁过量对雏鸡肝脏氧化-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体外研究中,无菌条件下制备14胚
学位
慢性应激(Chronic stress)广泛存在于畜牧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不仅影响动物健康状态,对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是威胁人类健康情况并升高各类疾病易感性的重要诱因。作为成年动物体内发挥主要作用的外周免疫器官,脾脏能够调控机体,使其合理发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慢性应激可造成包括脾脏在内的免疫系统的严重损伤,使得脾脏的形态功能受到影响,脾脏细胞的凋亡增加,并使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下。番茄红
学位
禽类容易受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引发急、慢性炎症反应,造成群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已成为困扰兽医临床实践的难题之一。本研究首先应用脂多糖(LPS)构建禽巨噬细胞(HD11)炎症反应模型;再采用基于转录组测序(RNA-Seq)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DF MS)的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筛选出一系列差异表达基因、代谢产物及联合富集通路;最后通过对相
学位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病变,伴有疼痛症状,以软骨细胞凋亡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分解合成代谢失衡为特征。褪黑素(Melatonin,MT)是由脑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之一,拥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和调节昼夜节律等功能。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NAD-dependent deacetylasesirtuin-1,SI
学位
犬猫皮肤病是小动物临床的常见病之一,因其病程长、难治愈并且部分人畜共患,不仅威胁着犬猫健康,也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随着拥有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犬猫的皮肤病病例也越来越多。通过对大连市区犬猫皮肤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病规律,和对犬猫常见皮肤病的治疗药物进行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评估疗效,为犬猫常见皮肤病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大连市市内4区7家规模化动物医院的犬猫常见皮肤病的病例进
学位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疫苗免疫几乎成为养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适时的疫苗免疫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畜禽患病率,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然而,常规的疫苗免疫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产生有效抗体的时间相对较长,需要多次免疫才能达到较好的免疫效果,疫苗免疫使动物出现强烈应激反应等等,都会导致疫苗的免疫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疫苗免疫效果成了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乳酸菌或许有潜
学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成员。该病毒最早是在中国发现,随后在日本、韩国和美国也报道了该病毒。SFTSV主要通过蜱虫叮咬感染人类,感染后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
学位
绵羊痘和山羊痘(Sheep Pox and Goat Pox,SPGP)是由痘病毒科(Poxviridae)、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Chordopoxvirdae)、羊痘病毒属(Capripoxvirus)所引起一种羊的高度接触性皮肤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OIE)将其列为必控动物疫病,该病会对羊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使其面临巨
学位
镍是人类身体内至关重要的一类微量元素,对人体和哺乳动物发挥重要生物学功能。但镍的摄入量超过一定范围又会对机体产生伤害。长时间接触镍环境可对呼吸器官、皮肤组织、肾和心脏产生有害影响。硒在生物体内主要依靠硒蛋白实现其生物功效。研究表明硒蛋白M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及生理作用,能够维护机体免遭氧化破坏、调节钙平衡,对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但硒蛋白M在小鼠心脏组织中的具体生物学功能尚未揭示。褪黑素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