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物措施改良效果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mi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合理利用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地资源,改善盐碱地的生态环境,在黄河三角洲滨州市阳信县盐碱地试验区,选取五种有代表性的耐盐植物(田菁、紫花苜蓿、菊苣、甜高粱、白花草木樨)进行改良试验,探究不同类型耐盐植物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及机理。经过两年(2012~2013)的人工种植试验,结果表明:  (1)种植五种耐盐植物后试验区耕作层土壤容重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低,表层(0~20cm)容重降低最为显著,与基础数据对照总体(0~60cm)土层平均容重降低率为:紫花苜蓿16.66%>白花草木樨15.23%>田菁14.11%>甜高粱11.02%>菊苣6.83%。  (2)与基础数据相比:田菁、紫花苜蓿、菊苣、甜高粱、白花草木樨土壤的初始入渗率分别是对照的2.53倍、3.80倍、2.30倍2.46倍和3.55倍,稳定入渗率分别是对照的2.88倍、4.76倍、2.39倍、2.42倍和4.08倍。  (3)耐盐植物具有明显的脱盐效果,表层土壤0~20cm的脱盐率大于中层20~40cm和深层40~60cm的,土壤平均盐分降低为:紫花苜蓿41.81%>田菁35.93%>白花草木樨30.82%>菊苣27.52%>甜高粱24.21%。  (4)土壤pH轻度降低,0~20cm土壤pH的降低大于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植物的生长调节了小气候,改变了周围土壤生长环境。  (5)两年内田菁、紫花苜蓿、白花草木樨都使土壤有机质增加了50%以上,它们根系结瘤多、能固定大气中的氮素,提高土壤肥力;甜高粱和菊苣试验小区土壤有机质增长较慢,两类植物不具固氮能力,只有少量落叶和根系留在土壤中,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较小。同时植物根系的深度和发达程度对不同土层有机质影响显著。  (6)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全氮、速效氮、磷、钾)主要与以下两方面有关:进入土壤中的耐盐植物的枯枝落叶和根系;植物生长过程中选择性吸收的养分离子。但其利用土壤养分的速度小于养分的积累速度,五种处理下土壤养分含量整体维持升高水平。  由土壤的理化指标变化可知,生物措施能使试验区盐碱地土壤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且不同耐盐植物的改良效果具有一定差异。
其他文献
平原水库由于存在比较严重的渗漏问题,采用土工膜防渗已成为一种新推广的工程措施。虽然土工膜具有防渗性能好、适应变形能力强、耐腐蚀、抗冻性能好等优点,但是对于库底采用土
摘要:曾有位著名教育学家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顾名思义,就是对学习英语有困难的学生,要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想尽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教学方法,从实际情况出发,努力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研究学习英语的心理过程,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精心矫正,消除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障碍和充分提高课堂效率,才能搞好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育质量。
苦荞富含黄酮类物质,具有营养保健和食疗双重功效,是国际粮农组织公认的粮药兼用作物,被誉为五谷之王。近年来,市面上已开发出苦荞营养食品、苦荞饮料和苦荞功能食品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