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建筑结构抗风设计规范的比较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yaowenwo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风振反应分析和抗风设计方法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已经逐步进入各国的结构设计规范.在风灾调查、现场实测和模型试验新发现的基础上,抗风分析和设计方法得到逐步改善和提高.在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颁布之际,将我国抗风设计规范与美国(ASCE-98)、日本(RLB-AIJ1993)两国规范的进行比较研究,以便发现其异同、互相借鉴和共同提高,有着重要意义.风的特性可以用与风相关的基本参数来描述,因此,首先对中美日抗风设计规范中的基本参数进行了比较.作用于结构上的风荷载通常分解为平均风荷载和脉动风荷载.对于平均风荷载研究了影响到基本风速(风压)的风剖面的主要因素,包括地面粗糙度类别、标准高度、标准重现期、平均风的时距和概率分布类型,比较分析了风荷载体型系数和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对于脉动风荷载讨论了湍流强度、湍流积分尺度、脉动风速谱、脉动风的相关函数,并重点比较分析了脉动风速谱和相关函数的差异.然后,介绍了基于随机振动理论的风振响应分析方法和Davenport提出的经典抗风设计方法—"阵风荷载因子法".美日两国规范都是将"阵风影响系数"取为一个恒量,中国规范中的风振系数却是随高度变化的量.这是由于美日两国规范中的"阵风影响系数"实际上是"位移风振系数",而中国规范的风振系数实际上是"惯性力风振系数".最后,分别对两个典型的柔性和刚性结构,采用中美日三国规范计算分析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基底剪力、基底弯矩和顶点顺风向水平位移的响应.按中国规范的计算结果接近随机振动分析理论值;日本规范的方法由于"压力系数"随高度增大,重现期取值也较大,导致计算结果过大;美国规范计算出来的结果大约是中国规范结果的2~3倍,这是由美国规范采用较大的峰值因子和采用了准定常假定.
其他文献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化社会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快、强.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支柱之一—大学图书馆,也必定迎来其外部的巨大冲击和内部变革的震荡,如何在跌宕起
文章通过分析中学生阅读现状和图书馆服务现状,阐述图书馆在阅读引领中的作用、对策和方法.
图书馆作为人们看书和旅游的中心,在整个城市乃至整体社会的建设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图书馆既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又能够通过图书馆中书籍上的知
由于模型误差、测量误差、环境影响和测量数据不完备等实际困难,使得许多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效果不理想,所以有效适用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土木结构健康监
基于分析科学发展观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首先分析出科学发展观下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的原则.其次分析出科学发展观下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的有效策略,通
当今,电网的规模不断地扩大,电网之间跨区域互联越来越紧密。电网发生故障时,一旦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引起大面积停电。当电网发生故障时,大量的故障信息涌入调度中心,根据这些故障信息快速识别出故障线路、判断出输电线路的故障类型,是电网故障诊断方法的目标。故障诊断涉及两方面内容,识别故障线路;判断输电线路的故障类型,进行故障选相。已有的电网故障线路识别方法,大多利用开关量来诊断。电气量因信息量大、波形可靠,
学位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应用,学校教育的基础设备设施也逐渐完善,特别是高校,高校一直以来都是人才资源输送的地方之一,而高校图书馆信息交流中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