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眷乡·守朴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e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情写作”是以书写人性善为核心,彰显文学温暖人心的审美功用的创作方式。在80年代以来的当代文学史中,“温情写作”历经三个值得关注的发展阶段,最终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创作风尚。从这一文学史背景出发,孙惠芬的“温情写作”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本论文基于孙惠芬的创作实践,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特点和相关文学理论,从“温情写作”的视域探讨孙惠芬的小说创作。论文设定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界定“温情写作”的概念,并介绍孙惠芬小说的创作概况和研究现状,归纳本论文的选题价值、研究思路及整体框架。第一章对孙惠芬的“温情写作”进行多维溯因。从作家与文学史的内在关联来看,80年代乡土抒情小说的复兴,使孙惠芬走向了“温情写作”之路。早年现代主义写作的失败尝试,使孙惠芬自觉疏离阴冷的叙事方式,有意识地回归自我。在新时期温情主义的影响下,她最终形成了成熟稳定的创作风格。从特殊的地域人文环境来看,被“情义”文化所滋养的东北大地为孙惠芬的“温情写作”提供了不竭的创作源泉。从孙惠芬的自身经历来看,她独特的童年生活、进城后的苦闷遭遇都促成了她对“温情”的追求。第二章探讨孙惠芬“温情写作”的价值取向。孙惠芬用了大量文字展现了时代变迁中不同社会领域的情感缺失现象,并希望通过温情的方式让小说人物获得心灵救赎。首先,对于商业化大潮中浮现的种种堕落和腐化现象,孙惠芬在发出痛心叩问的同时,试图以存在主义的方式实现人的自我忏悔。其次,对于凋敝村落中人们的孤独困境,孙惠芬描绘了宗教生活给予的心灵寄托。最后,对于异化人性的权力场,孙惠芬以抵制权力的方式,表达出理想人情的呼唤。第三章探讨孙惠芬小说中出现的三类富有温情色彩的人物形象,他们都是乡村精神的代表性人物,坚守着重情轻利的情感理想。第一类人物是以爱为核心的传统乡土伦理的坚守者,他们身处乡村社会的中心,一言一行为乡邻高度认可。与第一类人物不同,第二类人物则是生活在乡村社会边缘的“沉默者”,他们的行为往往为乡邻所诟病,但是在这种表象的背后却他们是对亲情与爱情的别样坚守。第三类人物形象是与乡村世界产生情感共鸣的城市少年,家庭的创伤使他们追寻世间真情,从而促成了他们对乡村精神的皈依。第四章探讨孙惠芬小说叙事艺术。孙惠芬是一个形式自觉落后于内容自觉的作家,她以朴素的形式进行感性的创作。通过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的切换,孙惠芬运用双重情节模式进行“温情写作”。通过作者、叙述者、其他人物、读者四者之间的拉近策略,孙惠芬的小说呈现出温情的审美效果。然而,由于拉近策略的失控,也造成了孙惠芬创作中的诸多瑕疵。结语在前文分析论述的基础上,对孙惠芬“温情写作”的思想艺术价值进行归纳总结,呈现她的写作在当代文学中的意义。
其他文献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近年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
报纸
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愈加重要。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
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马中超指出,现在开展骑游中国的活动是一次历史性的选择,在中国自行车产业的科技进步和多年发展的条件下,在国家综合实力增强的背景下,我们全行业才能够在现
目的研究与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隐匿性骨折患者100例,随后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
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对于农产品的要求也开始提升,不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均表现较为明显。番茄传统育苗技术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必须采用全新的育苗技
在移动互联网+飞速成长的环境下,信息的传播逐渐进入全媒体时代,新闻网络直播应运而起。在介绍了新闻网络直播的定义及特点后,提出我国新闻网络直播中存在的四大问题:选题范
2017年全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近些年来,我国金融体系快速扩张,对私人部门信贷以及债务水平大幅飙升,导致杠杆率高企、资产泡沫膨胀以及经济金融结构扭曲等一系列问题,也使得金融风险隐患加快累积。2013年两度出现的“钱荒”事件不仅揭示出我国银行间同业市场高敏感性与高传染性的风险特征,也暴露出风险传染加剧背后银行风险应对行为的一致性与央行干预政策
目的:探讨肌少-骨质疏松症(sarco-osteoporosis,SO)与单纯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mi RNA的差异表达谱。方法:收集肌少-骨质疏松症与单纯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肌肉组织,
口译产生于人们交际的需要,专注于经济,政治,外交,技术等实践领域,往往具有非文学特征,译员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听众理解发言人的发言,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双方建立沟通。因此,就
<正>随着医药护理卫生事业的发展,医改工作的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和护理人员分层次管理的开展,给护理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围绕"以患者为中心"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