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馈源支撑舱索系统模型试验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uanzhon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AST(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目前正在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地区全面建设当中,预计2016年完工,本文是以该球面射电望远镜项目的技术应用为背景,对馈源支撑子系统的索驱动控制程序及若干力学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馈源舱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倾覆的危险着手,确定了优化的目标函数,倾覆的判断标准,建立了静力学平衡以及静力矩平衡方程,明确了不同变量的约束范围,通过罚函数的方法建立了无约束目标函数,通过牛顿法进行求解,求解过程中的步长通过linesearch法确定。利用馈源支撑舱索系统3米缩尺模型,通过选择馈源焦面上的三个有代表意义位置,确定选定位置处对应的六根索长的方法,在选定位置处进行了试验,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验证,模型试验结论与理论分析的结果比较吻合,通过模型试验证明了理论分析的可靠性。最终求得了FAST原型中馈源舱在整个馈源焦面上的临界倾覆角,并且验证了馈源舱重心的改变对临界倾覆角的影响。第二部分利用现有的3米缩尺馈源支撑舱索系统模型,进行了馈源支撑舱索系统的阻尼试验研究,得到了馈源支撑舱索系统的阻尼特性,并且对提高馈源支撑舱索系统阻尼比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几种提高阻尼比的方案,对各个方案进行了模型试验,对其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将试验结果与原始模型试验分析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舱索系统增加阻尼方案的有效性。第三部分对馈源支撑系统的索驱动系统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介绍了索驱动控制系统控制程序的控制原理,不同工况的实现方法,并通过3米馈源支撑系统模型对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进行了验证,通过对控制过程中模型舱位置数据的分析,得到了控制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控制精度,证明现行的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求得了馈源舱在整个馈源焦面上的临界倾覆角,为FAST的工程实践提供了参考。2)通过3米缩尺舱索系统模型试验,提出了可增加FAST舱索系统阻尼比的设计方案。3)检验了FAST索驱动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证明了该控制系统的功能、可靠性及控制精度,满足在FAST上进行调试的要求。
其他文献
针对乌山铜钼矿SABC工艺流程中原水力旋流器无法适应选厂长期稳定生产的现状,在考察入料性质的前提下,替换为国产F X840水力旋流器.为达到运行指标,先后提出3种配置方案,并通
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对辊压机层压粉碎技术进行了研究,对水泥生料辊压机终粉磨工艺中关键装备的选型开展了针对性的应用试验,建立了水泥生料辊压机终粉磨选型试验数据
明确了转载溜槽的定义和设计原则,分别对其不同结构型式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各种转载溜槽的成本、维护费用、适用带速与物料种类、控制料流能力、卸料高度及设计复杂程度等
为研究采煤机截割部齿轮传动系统在突变工况下的动力学特性,建立了截割电动机、齿轮传动系统和截割滚筒的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以电动机输出转速为驱动,以截割滚
对于材料破坏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但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直到现在,动态断裂领域对裂纹的分叉做了大量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要在理论或数值模拟中预测断裂的路
针对因采煤机电动机超长时间运行与矿井极端工作环境而引起的故障问题,结合异步电动机数学模型及其常见故障机理分析,在分析BP算法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用于电动机故障
利用Z P50数控成型磨齿机单面分段成型磨削,来实现超大模数齿轮齿形的加工,并通过具体实例对此磨削方法加以验证.此磨削工艺优势在于,不需要增添专用机床和特殊工装刀具,是一
以某运输机减速器输出端齿轮副为研究对象,根据齿轮参数利用KISSsoft软件得到其三维模型,采用齿向修形的方式对齿轮齿面进行优化设计,通过调整和比较最优的齿轮修形参数,并对
掘进机履带板传递驱动力并承受设备机身重 力,其工作环境恶劣,载荷变化剧烈.目前履带板主要采用合金材料制造,制造方法主要有锻造和铸造,但是锻造履带板比铸造的成本高 10 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