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出矿工作面矿岩块度实时监测

来源 :辽宁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obshen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具有生产安全高效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地下铁矿山。矿岩块度分布对出矿效率和后续工序有重要影响,合理的分布有利于矿体的装运、破碎等,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充分认识出矿过程块度分布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传感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数据可以全程采集和远程传输,为远程实时监测出矿工作面块度分布变化提供了可能。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研制了矿岩块度分布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基于图像处理开发了矿岩块度分布检测软件,在眼前山铁矿的三个不同步距下进行了监测,实现块度分布的检测,并对出矿工作面矿岩块度分布随铲装的演化规律进行研究。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综合运用传感器、无线网络通讯等技术,研制了矿岩块度分布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并成功应用于眼前山铁矿。不仅实现了出矿过程实时监测,改善检测人员工作环境,而且从以往的抽样检测转变为全数据检测,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更好地反映现场实际。2、基于MATLAB开发环境编写了块度分布检测算法,实现了图像处理识别和块度分布统计,并利用R-R函数对统计结果进行拟合,实现了分级曲线的测定,得到块度分布特征参数。3、基于MATLAB GUI设计开发矿岩块度分布检测软件,通过MATLAB编译器,将其打包为应用程序,使其可以独立安装在计算机中,方便软件应用。4、将监测系统应用于眼前山铁矿,采集不同步距下出矿工作面矿岩图像。利用检测软件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得到其块度分布及分级曲线。对比连续变化爆堆图像对应的特征参数,绘制特征参数变化序列图,并通过对整体块度大小回归拟合,得到块度大小随装载工作进行先减后增的演化规律。此外,对比三种步距下的爆堆矿岩整体大小程度,发现崩矿步距为1.6m,爆堆块度分布效果最优。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演化规律的研究准确反映了现场实际。监测技术填补了国内井下矿块度监测的空白,能够指导现场生产,保障出矿安全高效,有利于矿山科学化管理,同时也为爆破参数、结构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电子产业的高速发展,液晶屏的需求量也不断提高。大多数的液晶屏使用的是一种晶粒-玻璃接合技术,而连接晶粒与玻璃的材料是各向异性导电膜(ACF)。ACF中导电粒子数目是判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SAR)作为主动式微波成像雷达能够获取多个极化状态下地物散射信息,为地物目标解译提供丰富信息,且相较于SAR系
基于深度学习下的U-Net神经网络,构建具有高精度以及高效率的头颈部危及器官自动分割框架,实现头颈部危及器官的自动分割。本研究选取于福建省肿瘤医院行放射治疗的200例头颈
机械零部件的摩擦磨损不仅会导致机械系统燃油效率降低,产生废气污染,而且还会导致零部件摩擦损耗增大。一般可以通过在机械零部件上沉积耐磨涂层及使用特定功能的润滑油添加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对环境的保护政策逐年提高,国内大多数火电厂烟气脱硝装置存在喷氨不合理,SCR反应器出口NOx分布不均匀,局部氨逃逸大的现象,因此对脱硝系统进行喷氨优
闭孔的多孔金属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以其良好的吸能性能、隔声性能及吸声性能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制备多孔铝合金不仅能够解决其难以形成冶金连接的
脊柱能够提升脊椎动物运动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协调性。目前四足机器人主要采用刚性躯干,在灵活性、稳定性和协调性方面存在不足。而基于仿生学原理的柔性脊柱是四足机器人中
SZ36-1油田位于渤海辽东湾海域,是1987年在渤海海域发现的第一个石油储量过亿吨的大油田,该油田属于稠油油田而且是海上开发的最大自营油田。鉴于此大型稠油海上油田的开发在
Ni-Mn-Sn系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与磁性能具有强烈的成分依赖特性,可通过合金化的方法进行调控。本文以Ni50Mn39Sn11合金为基础,分别以Fe、Cu、Co替代Ni,采用真空电弧熔炼
在五金卫浴、汽车零部件等行业中,异构件因其面形不规律,在磨削抛光加工中具有磨抛效率低、加工精度差、自动化磨抛效果较差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提高异构件工件的自动化磨抛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