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孕期睡眠剥夺对子代情感和认知功能的影响目的:研究妊娠不同阶段睡眠剥夺后对其子代成年后情感和认知功能的影响,采用轻轻触摸法建立孕期睡眠剥夺大鼠模型,选用其子代大鼠(6-8周龄)为研究对象,观察孕期不同阶段睡眠剥夺对子代行为的影响,为孕期护理和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实验采用Sprague-Dawley孕鼠,按随机原则分为四个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TR组)、妊娠早期睡眠剥夺组(ESD组)、妊娠中期睡眠剥夺组(MSD组)和妊娠晚期睡眠剥夺组(LSD组)。采用轻轻触摸法对实验孕鼠每天进行6个小时(12:00-18:00)的睡眠剥夺,持续一周时间,待其子代成年后(6-8周龄)进行行为学检测:1.用高架十字迷宫和新颖环境抑制摄食测试检测子代大鼠的焦虑样行为;2.用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子代大鼠的抑郁状态;3.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与对照组大鼠相比,经历不同阶段孕期睡眠剥夺后出生的大鼠,它们进入开放臂的时间和次数都明显减少;新颖环境抑制摄食测试结果显示睡眠剥夺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进食的潜伏期显著延长、摄食量明显减少;这均说明孕期睡眠剥夺导致子代大鼠的焦虑样行为;强迫游泳实验发现睡眠剥夺组所产的大鼠,它们的不动潜伏期和不动时间都显著性缩短,而且以妊娠早期、晚期睡眠剥夺更明显,表明孕期睡眠剥夺后出生大鼠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样行为;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定位航行实验显示,孕期睡眠剥夺组所产大鼠的平均逃离潜伏期比对照组较长,空间探索实验显示,孕期睡眠剥夺组所产大鼠与对照组相比,在目标象限游泳的时间显著减少,而各组大鼠的游泳速度无显著差异。结论:孕期不同阶段的睡眠剥夺导致子代大鼠成年后情感障碍,产生焦虑、抑郁样行为,并且损伤子代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第二部分孕期睡眠剥夺对子代学习记忆影响机制探讨目的:进一步研究孕期睡眠剥夺对子代学习记忆影响的可能机制,从海马神经发生、突触可塑性两方面探讨其机制。方法:模型建立及分组同第一部分。免疫荧光实验方法:1.孕期睡眠剥夺组和对照组出生的大鼠满2周时通过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50mg/kg,每天一次),连续注射7天,4周后将大鼠麻醉,用生理盐水和4%的多聚甲醛进行心脏灌流,然后取脑组织冰冻切片,运用免疫荧光实验方法检测海马齿状回区域神经元存活的情况。用BrdU和NeuN(成熟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标志)抗体双标来检测成熟神经元的存活情况,用BrdU和GFAP (星行胶质细胞标志)抗体双标来检测星行胶质细胞的存活情况。2.子代大鼠满6周时给予腹腔注射BrdU (100mg/kg,每天一次)连续三天,24小时后将大鼠麻醉,用生理盐水和4%的多聚甲醛进行心脏灌流,然后取脑组织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实验方法检测其海马齿状回区域的神经细胞增殖情况。用DCX(双皮质素)抗体来检测未成熟神经元的变化,用BrdU和NeuN抗体双标来检测成熟神经元的增殖变化,用BrdU和GFAP抗体双标来检测星行胶质细胞的增殖情况。电生理实验方法:1.在体电生理实验:通过诱导大鼠海马CA3-CA1通路的LTP和LTD,来检测子代大鼠的突触可塑性变化。LTP/LTD的大小是用高频/低频刺激之后的fEPSP的斜率与基线fEPSP的斜率进行比较。2.离体脑片膜片钳实验:成年大鼠海马脑片制备:大鼠(6-8周龄)用30%的水合氯醛麻醉,心脏灌流氧饱和的NMDG人工脑脊液(NMDG ACSF),然后迅速取脑组织进行切片(400μm),脑片移入HEPES ACSF孵育槽里30℃孵育1小时后,转入实验记录槽内,采用离体脑片膜片钳技术来检测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的频率及幅度。结果:免疫荧光实验结果:1.孕期不同阶段睡眠剥夺后出生大鼠成年后其海马齿状回区域神经元存活明显减少。孕期SD组所产大鼠与对照组相比,BrdU/NeuN双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而BrdU/GFAP双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差异。2.孕期不同阶段睡眠剥夺后出生大鼠成年后其海马齿状回区域神经细胞增殖减少。孕期SD组所产大鼠与对照组相比,BrdU和NeuN共表达的神经细胞明显减少,DCX阳性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而BrdU和GFAP共表达的星形胶质细胞数无显著差异。电生理实验结果:1.在体电生理实验:妊娠不同阶段睡眠剥夺损伤子代大鼠海马的LTP/LTD。与CTR组相比,ESD、MSD、LSD组的LTP幅度显著降低,而LTD幅度增加;2.脑片膜片钳实验:妊娠不同阶段睡眠剥夺抑制了子代大鼠海马的兴奋性突触传递,SD组mEPSC的频率和幅度与CTR组相比较明显减少。结论:妊娠不同阶段睡眠剥夺损害子代学习记忆的机制,可能与海马神经发生受抑和突触可塑性降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