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后习题是教科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我国现行多套高中物理教科书全部设置了课后习题。无论是课后习题在教科书中的设置、课后习题占据的版面、还是各位专家学者对其在教科书中的作用的肯定,都体现出课后习题的重要性。不禁思考,教科书中设置的课后习题都有哪些特点?课后习题能否在教师与学生的使用中体现出其重要性与作用?课程标准是教科书课后习题编写与设置的依据,教师与学生的使用情况是课后习题的反馈。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了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必修阶段的课后习题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政策文件、布卢姆教育目标新分类理论等进行课后习题分析框架的理论建构,将课后习题的文本分析与使用调查研究结合。从教科书课后习题编写特点、教科书课后习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教科书课后习题使用调查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根据课后习题文本分析框架从数量、类别、背景、开放性、知识水平、认识水平等维度进行分析,得出课后习题题量适中,课后习题基本上可以覆盖到每一章节的知识点;课后习题的类型多变,主要以综合性应用题、计算题和开放性问答题为主。课后习题的设置体现了课程标准对于习题设计的要求,体现了编写者的教育思想。(2)对于课后习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发现课后习题在认知水平上以“理解”、“应用”、“分析”水平为主,课程标准的认知水平主要以“记忆”和“理解”水平为主。从每一个内容主题来看,课后习题与课程标准之间具有一致性的关系,从必修阶段两本教科书课后习题整体看,课后习题在认识水平上的设计要高于课程标准。(3)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后习题使用调查研究发现,教师与学生基本上认可课后习题具有巩固知识的功能。但是由于全国不同地区经济水平、教育水平、人口密度等因素不同,不同类别学校(重点中学、普通中学)的学生水平、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课后习题无法满足所有教师与学生的需要,教师与学生会选择性使用课后习题。课后习题注重基础知识的应用,虽然题型多样,但是习题的设置缺少梯度,具有一定数量的开放性问答题和实验探究题让教师和学生不容易把握。并且课后习题与学考、选考、高考的试题存在差异,缺少升学考试的导向性。最后,归纳总结各个研究部分的结论,提出对于课后习题编写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