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与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小板创业板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xinghu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略性新兴产业关乎整个国家未来在世界的竞争力。因此对于这个产业来说,核心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管理比其他产业更为重要。目前,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规模小但创新活跃度高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因此,本文选定了这样的研究方向。  首先通过整理数据,可初步了解到我国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情况。接着本文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筛选出最合适的衡量绩效的指标:主营业务收入和每股营业收入。本文从200家初始样本中筛选出162家有效样本企业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最终得出以下结论:专利的数量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且专利数量对企业绩效的滞后作用并不大,随着时间的推进,专利数量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也逐渐减弱;三种类型专利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各不相同;商标数量与企业绩效缺乏显著的相关关系;专利的价值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  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关注了中小板和创业板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知识产权现状,并在搜集上市公司数据时全面的包括了控股子孙公司的数据并考虑了企业更名因素,自变量的选择上兼顾了知识产权的数量与质量,在选择绩效指标时事先并不凭主观选择,而是让数据自行筛选,另外还基于控制变量进行了分类研究,找到了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任,其人才培养方向、社会功能决定了应特别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面对中等职
MBO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盛行的一种并购方式。在西方发达的国家,由于资本和经济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已经进入到一种有序的状态,因此已经形成了规范的制度安排及运作机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