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保险业从1980年复办以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保险业在转移风险、补偿损失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保险公司长期以来只注重公司规模、市场份额而忽视了效率,严重影响了我国寿险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寿险业竞争力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对寿险业效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方法,选取2006-2010年我国寿险业数据,使用DEA数据包络法,设定合理的投入产出变量进行分析,采用CCR(规模报酬不变的数据包络法)和BCC(规模报酬可变的数据包络法)模型对寿险公司的技术效率(TE)、规模效率(SE)以及纯技术效率(PTE)进行测度。并且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模型,选取公司规模、营业费用率、资金运用率、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和公司形式等解释变量,对影响寿险业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影响我国寿险业效率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说明所使用的方法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第二部分对保险业效率进行理论研究与分析,主要解释了效率的定义,并且介绍了效率研究中的参数法与非参数法等理论,以及DEA模型的效率测度方法。第三部分针对寿险业效率的测度,选取了规模报酬可变与不变两个模型,针对我国寿险业的实际状况,选择合理的投入产出指标,运用数据对我国2006-2010年寿险业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进行了测度分析。第四部分主要根据第三部分所得出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影响寿险业效率的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变量,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对之前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建议。第六部分得出本文的主要结论。主要研究结论:在对寿险业效率的研究中发现,我国寿险公司效率普遍较低,中资寿险公司的技术效率高于合资与外资寿险公司,而在纯技术效率方面却低于合资寿险公司,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中资寿险公司具有普遍的规模优势。并且其中大部分中小规模的寿险公司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状态,只有少数几家规模大的公司,如太平人寿和平安人寿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的状态。在对影响寿险公司各个效率的因素研究中,我们发现公司规模、资金运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都对寿险公司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有着显著的正影响,营业费用率及公司形式对寿险公司的规模效率有显著的负影响,而人力资本与寿险公司的效率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这一点与我们所预想的有所出入,说明人力资本还没有得到寿险公司的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