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进行了以下三项相关研究:①实验性骨质疏松对骨缺损自然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在成功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基础上,在大鼠双侧股骨外侧髁上松质骨区造成直径3mm骨缺损,其深度为一侧骨皮质与髓腔宽度之和,来探讨骨质疏松对骨缺损自然愈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到12周时该缺损未能完全愈合,同时,特别是在早期,骨质疏松延缓了缺损愈合过程,降低愈合新骨的质量。②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双相生物陶瓷修复去势大鼠骨缺损实验研究:在建立骨质疏松大鼠骨缺损的同时,植入HA/TCP人工骨,种植术后4、8、12周进行X线、骨密度、组织学、免疫组化、透射电镜等检测,并与正常大鼠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组材料降解缓慢,特别是在早期,骨质疏松组植骨区新骨形成量较少,但骨质疏松组缺损部位X线灰度值、骨密度和极限应力值较正常组没有明显差异。12周时骨质疏松骨痂中成骨细胞功能降低,破骨细胞功能活跃。同时骨质疏松骨组骨缺损修复过程中BMP-2生长因子的表达量减少且延迟,这可能是疏松骨缺损植骨延迟愈合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③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HA/TCP修复去势大鼠骨缺损的实验研究:采用HA/TCP作为支架材料,将rhBMP-2生长因子与其复合,植入骨质疏松性骨缺损部位观察修复效果。结果发现,复合rhBMP-2组在体内成骨能力明显增强,材料降解加快,使其缺损部位的X线灰度值、骨密度以及生物力学性能接近于正常大鼠骨缺损修复的效果。本研究通过系列实验,在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骨质疏松对骨缺损自然愈合过程的影响,发现单纯HA/TCP双相生物陶瓷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较好的修复骨缺损,但骨质疏松延缓了该植入材料的降解,延迟了骨缺损的植骨愈合。同时体外将rhBMP-2与HA-TCP双相生物陶瓷材料复合后植入缺损部位发现,BMP-2显著加快了材料的降解,提高了骨形成量,促进了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修复效果。说明rhBMP-2复合材料促进骨质疏松性骨缺损治疗是可行的,为将来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