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委婉语产生于禁忌,是一种间接性语言。同时,委婉语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它是人们用来有效协调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也是保全交际双方面子的重要手段。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委婉语与面子和礼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关于委婉语的文献综述表明,长期以来,委婉语一直被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进行探讨和研究,因此,对于委婉语的定义也仅局限于修辞范围。近年来,对于委婉语的研究已经拓展到了社会语言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等范畴,并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论文首先对于委婉语的间接性及其与之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如面子、面子的维护、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Leech的礼貌原则、Brown & Levinson的面子保全论以及顾曰国的礼貌原则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之后,对于委婉语的产生做了简单的回顾并且详细分析了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对于委婉语所下的不同版本的定义,认为迄今为止邵军航(2007)所阐述的委婉语的定义最为全面和客观。国内外对于委婉语的研究异彩纷呈。国外对于委婉语的研究集中在辞典的编纂和专著的出版,主要探讨委婉语的词源、发展、分类和使用情况。也有研究将语言学理论与文学作品结合起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委婉语。国内对于委婉语的研究除了修辞学的范畴、词典的编纂和专著的出版之外,则多受国外各种语言学理论的影响,陆陆续续从社会语言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角度对于委婉语的产生机制、使用原则以及构成手段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发展。《红楼梦》是一部文学巨著,它展现了一幅高度礼教化和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的画卷,同时也道出了中国传统的‘和合’二字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其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关系以及对众多角色的驾驭为小说语言艺术的分析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语言材料。对于《红楼梦》语言艺术的大量研究多见于其修辞特色,因此对于作品中委婉语的研究也多从修辞的角度入手。另外,有不少学者从翻译学的角度对《红楼梦》原作与译作中的委婉语进行对比研究。近几年,也有人尝试运用语用学的理论对作品中的委婉语进行分析和探讨。但是,迄今还没有人从语用学的角度对于《红楼梦》人物话语中的委婉语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Spencer-Oatey的人际关系管理理论是以面子和礼貌为基础,以面子和权利为核心内容构建起来的人际关系管理框架。保全面子的工作在中国是典型的防止冲突的机制,而关系管理理论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恰好与中国人重视人际关系、注重面子的传统观念不谋而合。因此,本论文以Spencer-Oatey的人际关系管理理论为框架,从语用学的角度对于《红楼梦》人物话语中的委婉语进行探讨和研究。基于小说中复杂而严格的社会与家庭的等级观念和权势关系,本研究以权势作为变量,综合其它影响性因素如关系取向、讯息内容、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交际活动以及关系管理的结果等,对于人物话语中的委婉语展开分析。本论文属于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主要运用观察的方法对《红楼梦》人物话语中的委婉语进行客观描述,定性研究则是对于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子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际关系管理理论对于《红楼梦》人物话语中的委婉语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即人际关系管理理论具有跨文化和跨时间的普遍意义。论文尝试性地运用人际关系管理理论对于《红楼梦》人物话语中委婉语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该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并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将权势作为影响因素,将小说人物话语中的委婉语放在一个动态的语境中进行系统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有望对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红学研究进行小小的补充和丰富。由于委婉语广泛运用于人际交往中,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境。制约委婉语使用的影响性因素也是语用学的关心所在,因此本研究的结果也有助于验证和丰富语用学的相关原理。本研究将《红楼梦》作为文本,以人际关系管理理论为框架,对人物话语中的委婉语进行了研究。经验证,该理论能够制约和解释小说人物话语中的委婉语的选择和使用。这表明,该理论也可以用来对汉英语言中的其它文本进行语用分析。语言既具有普遍性,又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委婉语反映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但同时也受到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的制约。因此,本研究结果对于文化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