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网型光伏级联微逆变系统研究

来源 :上海电机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angj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实现更高的光伏MPPT效率和电路效率以及更低成本的光伏逆变器,人们不断尝试设计出新结构的逆变器。目前的光伏逆变器的结构上趋向微型化,而逆变器本身由原本低技术成本型趋向于高技术成本型的方向转变,即集中式逆变器向组件级逆变器转变。组件级逆变器的应用虽然给光伏电站带来了全局MPPT效率的提升,但是因其高技术集成度带来的成本问题导致微逆变器鲜见于光伏电站,同时微型化带来的结构因素限制了其电路效率也是一个重要方面。针对逆变器微型化发展方向与成本、效率等因素存在的矛盾,出现了一种在控制上采用逆变器电压相位调节的级联结构微逆变器。相对于经典微逆变器,其采用了低技术集成度的设计,其DC/AC环节实现了比常用调制方式更简便且开关频率低得多的阶梯波调制,降低了并网输出控制的成本与复杂度,原理上也有更高的电路效率。主要内容是关于该逆变器控制方面的研究,具体包括对并网型光伏级联微逆变器结构的介绍,以及并网调制与控制方面的理论、仿真研究,另外通过逆变器实验平台的搭建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工作有,引用了两种常用逆变器的调制策略并对比研究了在级联微逆变器上的应用效果,对逆变器的并网控制传递函数模型进行了初步构建和仿真验证,设计、仿真测试了一种与逆变器调节方式相兼容的反孤岛保护方法,并通过搭建的实验平台进行了仿真模型的对比验证测试。
其他文献
具象和抽象是绘画的两种基本语言形式。本文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对具象和抽象绘画从发展的历史渊源和理论依据及技法支持上做了分析与比较,同时对当代国内外两种语言形
美的集团整合其大品牌的雄厚传播实力,率先洞悉新型传播环境的变化,调整传播策略,迎合新媒体时代受众的“新”需求。产品和服务趋于同质化,使白电行业的竞争成了围绕价格、促
学位
随着“三集五大”体系的建立,电网调度将逐步实现“调控合一”,地调将实现地域范围内省公司资产的220kV和110kV变电站的集中监控以及输变电设备状态的在线监测与分析业务;县调将逐步实现县域范围内35kV变电站的集中监控业务。为满足电网发展的需要,以及满足调控中心在对调度信息的需求,同时为备用调度和构建“大运行”支持系统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全面提高网络可靠性及业务保障能力,建设调度数据网二平面,实现
随着越来越多的风力发电并接到电网,各国要求电网出现故障时,风电系统能继续并网运行,并能提供无功功率来支撑电网。但在实际实际研究风力发电系统运行时,不可能直接使用电网
由于电能用户端存在大量消耗无功的设备和严重不平衡的负载,影响着电网电能质量,给用户自身带来经济负担。无论对于用户还是公用电网来说,无功补偿和不平衡负载补偿都有着重要的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日趋成熟,市场逐步扩大,风力发电已成为各国重点开发的能源之一。据统计,风力发电机组中齿轮箱传动装置故障率发生较高,对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研究的重要性及
当今社会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环境污染、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寻找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发电是当今人类社会一项紧迫任务,风能分布广泛、蕴含总量巨大且利用风能发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以化石燃料为代表的传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带来了两个日益突出的问题——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因此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引起了全球的
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功率密度高、运行效率高和无需励磁电流等优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交流调速系统中,但高性能的伺服控制系统需要精确的转子位置和速度信息去实现转子位置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