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制造逆向供应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均较为突出,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其系统结构和运作机制方面的固有特点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管理问题,特别是在各种不确定因素下渠道成员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方面。
本文综合运用运筹学、概率论、博弈论、最优化等理论和方法,研究了随机环境下再制造逆向供应链的契约协调问题:基于收入共享和数量折扣两种常见的契约形式,提出改进的费用共担契约和数量奖励契约,构造了适合多种再制造逆向供应链的契约协调形式;进而考虑废旧物资或产品的回收量、产成品市场需求量、以及常规材料或部件的价格等多种不确定因素之单一作用和共同作用,提出了适用于多种不确定环境下再制造逆向供应链的新型契约协调方法和机制。
第一章绪论,概述研究背景、意义、框架和主要创新点。第二章回顾了逆向供应链和再制造逆向供应链的产生背景,就供应链的契约协调机制和不确定环境下的再制造供应链优化与协调等方面总结了研究现状,特别归纳了两类共三种再制造逆向供应链的运作机理并分类讨论。第三到第六章研究材料再制造逆向供应链:第三章研究了废旧物资回收量随机时独立再制造逆向供应链的基本运作结构和契约关系,选择了四种分散决策模式展开效率分析,分别指出了各模式下契约协调的关键问题;第四章研究废旧物资供应量与再生物资市场需求量双重不确定情况下的独立再制造逆向供应链,选择一般合作及深入合作两种模式建立协调契约并展开比较;第五章研究上述双重不确定因素下的综合再制造逆向供应链,在基本模型基础上研究零售定价契约和深入合作模式下的契约协调机制;第六章研究常规原材料价格不确定因素对综合再制造供应链的影响,并设计了考虑生产调整成本的可调整协调契约。第七、第八两章针对常规部件价格随机的问题,研究产成品与常规产品呈现纵向差异的部件再制造逆向供应链:第七章设计了新的两阶段决策过程及其可调整契约;第八章提出了基于动态规划的逆序决策流程,设计了新型可调整契约;第九章给出本文工作总结并展望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本文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四点:
(1)较系统地研究了多种不确定环境下再制造产业中逆向供应链的决策模型,分析了再制造逆向供应链中再制造商和回收商针对不确定性的响应机制,比较了多种逆向供应链回收处理、采购及生产等流程的运作机理:总结了两类三种再制造逆向供应链的形式(独立的材料再制造逆向供应链、综合的材料再制造逆向供应链和部件再制造逆向供应链);考虑了多种不确定的因素(回收量随机、回收量与需求量双重随机、常规材料及常规部件价格随机等);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分为由再制造商、回收商或双方共同承担三种;选择了一般合作和深入合作两种合作模式;引入了设置回收采购量限额和两阶段可调整策略的运作办法,并针对多种再制造逆向供应链的运作形式给出具体的选择契约协调机制的建议。
(2)基于传统的供应链契约形式,深入分析了应用于再制造逆向供应链的新型契约形式(费用共担契约和数量奖励契约)及其适用性以及对决策环境的要求,对比得出数量奖励契约使用范围更广,费用共担契约设置更加简易、灵活的结论。
(3)研究常规材料或部件价格不确定性对于再制造逆向供应链运作流程的影响,根据再生物资与再制(造产)品市场特点的不同,分析再制品引入产成品市场所呈现的纵向差异,得到了再制造企业在选择逆向段生产策略时应更加注重与正向段边际收益进行比较的结论;讨论了综合再制造逆向供应链的常规产品生产流程与再制品生产流程之间的交互影响,证明了该不确定因素下生产者延伸责任制的有效性,给出了政府应鼓励企业优先展开再制造作业的建议,并为最大程度消除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设计了相应的再制造逆向供应链契约协调机制。
(4)考虑随着时间和形势的变化允许再制造供应链调整生产和采购策略的情况,设计了两阶段的供应链决策流程,基于该两阶段的决策流程,建立了考虑生产调整等成本的可调整的协调机制和基于逆序算法的新型可调整契约。指出敏捷供应链内部的企业比较适用可调整契约,证明了调整采购及生产策略必须配合科学的协调契约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可调整契约能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的效率、扩大消费者剩余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