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仰是人生的一种精神需求,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它对人类及社会的发展都起着巨大的导向作用。在以前单一文化主导的社会中,人们的信仰是比较稳定、单一的。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加剧、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的改革开放,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已不是单一的传统文化统治的时代,而成为多元文化相碰撞的时代(如:我国本身所具有的多民族文化、西方欧美国家的强势文化、日韩文化、网络文化等)。人们的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思想上也从以前的传统保守向多元化、自由化,盲目化转变。尤其各个高校更是各种文化进行碰撞的前沿,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知识人才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特殊群体,在其信仰的选择方面也受到一定的冲击,甚至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代表,他们的信仰代表着青年未来发展的趋势,不仅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还关系到整个的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以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所以正确了解和评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信仰现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正确认识和体会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从而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据调查,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严重的信仰问题。本文首先从概念的界定入手,通过与理想、信念二者的比较,阐述了信仰的涵义、特征及其作用,另外,在这一部分还特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产生、发展和特点;接着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现状进行调查,然后对调查结果从各个方面做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从而找出大学生信仰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从国际、国内历史因素、政治体制、多元文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个人认识方面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剖析;最后,立足我国国情并结合多元文化这一特殊背景,针对信仰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从内部和外部、教育环境、家庭教育以及自身素养等多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之科学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