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理论上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但在现实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发展一直从属于工业发展,处于不利的发展境地。近几年来,我国开始强调农业的经济地位,出台了大量的农业发展政策,开始将农业、农民、农村的发展问题摆在重要位置,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早在1964年,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就出版了《改造传统农业》一书,并成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方面的一部重要著作。在《改造传统农业》中,舒尔茨否定了农业不能为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的观点,但这种农业必须是现代农业,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舒尔茨又指出,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在于对农业的投资:一是对新生产要素(特别是新技术)的投资;二是对农民(劳动力)的投资。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对培养新型农民、掌握农业科学技术等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职业教育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提出问题,并对国内已有关于职业教育对农业发展的作用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阐述本研究的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点。第二章:基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分析传统农业的增长方式及其落后的原因,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途径,即投资,通过向农业新生产要素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把传统农业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第三章:基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的思想,阐述职业教育在引进农业新生产要素和提高农民智力中的作用。第四章:根据职业教育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重大作用,提出职业教育应该如何发展,以更好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