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日影像志的创作与传播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im_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由国家和个人发起各种影像志,名目繁多。《中国节日志》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009年由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规划执行,内容包括《中国节日志》(文本)项目、《中国节日影像志》项目、“中国节日文化数据库”项目三部分。《中国节日影像志》是我国首次系统地对传统节日拍摄记录的重大研究项目,是21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国家级影像文献工程之一。论文采用文化整体观的理论,运用田野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旨在通过完整地记录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日影像志拍摄、后期制作、传播的实践过程,比较全面地探讨用影像志的方式去记录节日文化的艺术规律,以及创作完成后的传播问题,尝试为节日影像志的创作与传播提供新的可能。论文分为五章进行研究。第一章提出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缘起,对选题中的概念进行界定,梳理选题涉及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找到相应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展开研究思路,设定研究框架,分析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第二章首先总结、归纳节日影像志拍摄前的策划与筹备,分享节日影像志的节日对象选择和筹备过程,接着阐明节日影像志的拍摄原则,然后分析节日影像志的拍摄元素,总结节日影像志的镜头和录音的规律,最后总结出节日影像志的拍摄方法——深描。第三章首先阐明节日影像志的后期制作原则,然后分析节日影像志的后期制作流程,总结节日影像志的影片结构、表述方式和同期声翻译的规律,最后总结出节日影像志的制作方法——白描。第四章首先分析、总结节日影像志的传播现状,然后阐明节日影像志的传播原则,最后提出节日影像志的传播方法——影像圈。第五章对节日影像志的拍摄、后期制作、传播进行总结,并分析研究不足与展望之后的研究。节日影像志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中国节日影像志》项目具有显著的开创新与示范性。《中国节日影像志》项目在拍摄和后期制作方面一直在不断探讨,但对项目成果的传播还没有成熟的设计,论文提出的“影像圈”传播方法,不失为一种可尝试的方式。
其他文献
本文以山西省省直商贸企业“小金库”治理实践为依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商贸企业“小金库”的表现形式,揭示了商贸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商贸企业内部控制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拓宽和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新闻纸进入了全彩时代。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实力的报纸多推出了全彩版.其他一些报纸也纷纷增加彩版的数量.彩报的普
鄱阳湖土鲶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深受消费者欢迎,在江西市场上的售价比大口鲶要高出1/3左右。近年来因需求大增,野生资源量逐渐减少,为保护土鲶资源,开发新的养殖品种,2012—2013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取得了重大胜利,信息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以及纳米科学等领域的技术突破接踵而至。为顺应国际形势,更好的迎接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也在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追求以创新带动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2012年底,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三五规划”也进一步明确了要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以及在我国创新活动中的领导作用。然而,创新活动是一项高投入、高风
时下主流观点认为,金融结构的优化之于经济增长而言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金融发展态势可以提增地区间的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实现合意的经济进展。然而市场机制并非完美,需要政府的调
1997年,Tuval Foguel在文献[1]首次提出了共轭可换子群的概念,称群G的子群H为G的共轭可换子群,若H Hg=HgH,对任意的9∈G成立,记为H<C-p G,记共轭可换子群为CP子群,记非共轭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