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便携式超声探伤仪硬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incent_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便携式超声探伤仪由于其灵活性,在工业设备质量或使用寿命监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课题设计了一种分离式便携超声探伤仪,包括超声波激励/接收系统和Android设备两个部分。并且针对超声检测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会掩盖有效回波分量、限制现有超声探伤仪检测能力的噪声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便携式超声探伤仪的A扫信号去噪算法,算法的两个部分分别在FPGA和Android端实现后,用于所设计的便携式超声探伤仪。本文主要工作包括:1、分析超声检测过程中的主要噪声来源以及相关去噪方法,提出基于有限冲击响应数字滤波器和小波阈值法的联合去噪算法并进行设计,将该方法应用在后续设计的便携式超声探伤仪中,提升仪器的检测能力;2、提出便携式超声探伤仪方案设计,将仪器划分为超声波激励/接收系统和Android设备两个部分,两个部分分离,通过USB实现数据通信,提升仪器的可维护性;3、进一步阐述8通道超声波激励/接收系统设计方案,并对其中超声波激励、回波信号接收、前端模拟信号处理等外围电路进行设计,实现了脉冲幅值和宽度可调的超声波发射、多通道回波信号接收、回波信号可变增益放大等功能,同时对基于FPGA的数据读写控制、参数解析、基线校准、数字检波、数据压缩、峰值检测等电路进行设计,以满足系统控制和数字信号处理需求。通过搭建实验环境,对上述系统进行测试,给出系统与Android设备联合调试成像结果,通过仿真实验确定去噪算法中的较优参数并进一步实测。测试结果表明,配合2.5P20纵波直探头,仪器的灵敏度余量、动态范围和分辨力分别为57.9dB、30.8dB和40dB,水平线性与垂直线性分别为0.24%与0.7%,采样频率可达100MHz,满足性能指标要求,与已经商业化的便携式超声探伤仪CTS-1010和HS620相比,水平线性、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分别比参考仪器低0.14%、2.1dB和9.2dB,但垂直线性和动态范围分别高出2.3%和8dB,说明本文仪器具有较高的增益精度和较宽的检测范围。该仪器和未添加去噪算法的便携式超声探伤仪相比,最大信噪比提升可达57.91dB,相对于只使用有限冲击响应数字滤波器,最大信噪比提升可达51.66dB,去噪算法在CS-1-5试块平底孔检测中明显提升了A扫信号的信噪比。
其他文献
中文的"图书馆权利"一词源自对美国图书馆协会《图书馆权利法案》英文"Library Bill of Rights"的翻译,大约于1980年开始在中国出现。2004年,我国大陆第一次将"图书馆权利"的
目的通过对新住院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结核病(TB)筛查及确诊,对HIV/AIDS合并耐多药结核病例的临床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
流产是妇产科临床的常见病症之一,中医保胎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为了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对此病的诊治水平,本编辑部特邀请临床经验较丰富的中医人员撰稿讨论,以期对读者有所
混凝土和钢的结合已被证明是今年建筑行业的优质材料。它帮助人们设计了非凡的结构,如桥梁,水坝,体育场和拱门,以跨越长距离。混凝土的加固增加了其强度和耐久性。多年来的火灾已被证明是我们的结构所能经历的最严重的威胁。这些事故是随机事件,可以在采取必要行动以防止巨额损失时予以减轻。随着多年来火灾袭击的汹涌澎湃,它引起了消防安全和结构设计领域的关注。世界各地的当局正在寻求解决方案或缓解措施,以减少火灾爆发时
通过对“211”工程院校图书馆主页的调查与分析发现,我国建立馆员网页的高校图书馆很少,现有的馆员网页则具有“以馆内办公信息发布为主,馆员网络学习资源缺乏;以静态信息发布为
目的:观察胃安通降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饮食积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2例,服用胃安通降汤(由枳实、莪术、威灵仙、炒莱菔子、青皮、陈皮
本研究旨在评定我国不同地区玉米(Zea mays)、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水稻(Oryza sativa)3种秸秆营养品质的差异,为各地区秸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秸秆资源丰富的
2001年,教育部进行了基础教育领域内的第八次改革,此次改革影响深远。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替代了原有的教学大纲,这是课程改革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在新课改的推行下,各级学校逐渐把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科学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最突出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视实验教学。同样,新课程改革对生物学科也提出了新要求,因此生物学科更应该承担起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责任
随着无线传感器和物联网的普及应用,空间电磁能量收集技术作为一种便捷、智能的新型供电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电磁能量收集概念最早是为了提升空间太阳能的利用率提出,通过卫星收集空间太阳能并通过电磁信号远距离无线传输回地球。当然该技术后续还被应用到传感器无线供电和无人机能量驱动等领域。微波能量收集技术可以解决有线能量传输的诸多缺点,实现更智能、更便捷的能量可持续传输,可突破性的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其中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