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发酵期间儿茶素的代谢机理及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u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成功利用罗氏酵母发酵技术研究开发出的一种新型茶叶发酵饮料的基础上,对酵母发酵绿茶过程以及后发酵茶中茶叶有效成分儿茶素的代谢过程、酵母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以及儿茶素在酸性环境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对发酵产物对胃肠道菌群的作用、后发酵茶对肠道内几种胰酶的影响、并对发酵绿茶和后发酵茶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1.酵母发酵绿茶汁过程中,发酵液pH值不断下降,由发酵开始时的5.16降至2.31;蔗糖和果糖含量不断减少,其含量分别由137.5mg/ml和61.6mg/ml下降到13.0mg/ml和16.6mg/ml,还原糖在0-36小时上升,由11.5mg/ml上升至83.9mg/ml,36小时后下降,发酵结束时为6.7mg/ml。酵母生长状况良好,能够适应含茶培养基。 2.发酵液中的儿茶素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减少,儿茶素总量1.19 mg/ml降至0.46mg/ml。酶母菌体内儿茶素不断增加,到60小时儿茶素总量已达1333.0μg。在发酵前期儿茶素的减少部分为酵母迅速吸收利用,另有部分与酸络合或是儿茶素分子间的聚合;而在发酵后期因发酵液pH值过低,儿茶素的减少一部分为与酸络合或儿茶素分子间的聚合,另一部分在酸性条件下降解。 3.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机酸,有机酸的产生是发酵液pH下降的主要因素乙酸和三羧酸循环中苹果酸、异柠檬酸和琥珀酸等多种有机酸分别增加至原来浓度的16.78、1.85、8.53、2.77倍。 4.儿茶素在不同pH环境下稳定性不同,在pH3.6-pH5.6时较稳定,在pH小于3时变化较大。在酸性条件下,儿茶素的减少是由于分子间的可逆性结合;当环境重新调整到pH 5.6后,3小时内又有较大部分儿茶素可恢复。但随着初始pH的降低,被降解的儿茶素增多。 5.后发酵茶中儿茶素含量低于绿茶,而有机酸的含量有所增高。表明在渥堆过 程中包括酵母在内的多种微生物较大程度地改变了茶的主要成分。6.发酵绿茶汁对平衡肠道菌群有一定作用。儿茶素与有机酸具有协同作用,二 者对胃肠道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抑制作用;而对乳酸杆菌的 促生主要是儿茶素的作用;发酵绿茶汁对双歧杆菌的作用不明显。7.后发酵茶对人体胰蛋白酶、淀粉酶有促进作用,其中云南紧压茶分别提高活 性至15.6和17.2倍;对胰脂酶有抑制作用。后发酵茶对酶活性的影响与茶 多酚和有机酸的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2014年12月8日,国际奥委会通过了由现任主席巴赫提出的奥林匹克2020年议程。主要结论:奥林匹克2020议程40项改革可分为11个大的方面,分别是:申办奥运会、奥林匹克可持续发展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另用健胃清肠合剂灌肠治疗
<正>由中国青年报社青年旅游传播研究院主持,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大学生旅游实践营实施的《2012年全国大学生旅游意向调查报告》日前出炉。调查显示:出游意愿强烈境外旅游仍未普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 (GIS)在林业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综述了近几年来GIS在我国林业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阐述了GIS在资源清查、林业专题图的编制
<正>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我国不孕症发生率约为7%~10%,女性不孕症的原因中以排卵障碍和输卵管因素居多[1]。曾倩主任医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名中医,
工业污染排污指标在国外称之为“排污许可”或“排污权”,世界上最早的排污权转让发生在加拿大,以后又在各国流行。基本的一些做法是,政府或有关的管理部门作为社会代表及环
本文介绍了医疗器械之无菌包装系统的设计之关键要素和要求,介绍了目前流行的灭菌方式以及对无菌包装系统的要求和影响。本文最后还列举了常见的医疗器械包装系统。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唐代拔河运动的发展。主要结论:以唐中宗、唐玄宗倡导的拔河运动,掀起了一场"拔河文化运动",直接导致了唐代以前用于水上战技的拔河演变成为唐代热门的
本文对毛姆《人生的枷锁》所反映的人生束缚和悲惨命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人性分裂、人际关系分化和信仰危机的深层根源。进而讨论了新时代条件下,繁
选取金沙江地区具代表性的3个树种(酸角、黄葛榕和木棉)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立地条件下酸角的偏冠现象和3个树种独立木的偏冠情况;探讨3个树种独立木的偏冠率与其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