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林厄姆·斯威夫特是二十世纪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著述颇丰,至今创作不竭。斯威夫特的作品深入探析历史问题,其中既包括人类史、民族、国家史,也包括个人史、家族史。发表于1983年的《水之乡》因其复杂的小说类型和精巧的叙述形式赢得人们的赞誉。关于《水之乡》,国内外学者多从历史元小说、互文性、创伤理论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而从空间叙事入手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加布里尔·佐伦的时空理论及巴赫金的时空体概念的指导下,从空间叙事学的角度对《水之乡》进行分析,探讨该小说丰富的内涵及精湛的叙述技巧,以丰富国内外《水之乡》研究。基于加布里尔·佐伦的空间划分和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本文将从三个层面对《水之乡》进行分析。第一,从地志空间入手,通过对小说地志空间的分析,揭示作者对其历史观的隐喻性表达;第二,从时空体角度入手,根据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分析小说中所存在的时空体类型,探讨各类时空体在主题思想的表达等方面的作用;第三,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讨论小说所采用的空间叙事手法,如并置、碎片化、叙事时距和圆圈式结构,揭示其对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塑造等方面的作用。以上分析表明,空间叙事策略的运用一方面使小说变得晦涩难懂;另一方面却丰富了小说的内涵,表达了作者关于历史的看法,即历史与人类紧密相关,对人类的发展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