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时小雨诱发云南镇雄赵家沟高速远程滑坡机理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a_1983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灾后现场调查,离心试验、高速环剪试验和数值模拟等对2013年1月11日持时小雨诱发的云南镇雄赵家沟松散堆积体高速远程滑坡启动与远程运动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赵家沟滑坡区上陡下缓的“靴状地形”、松散的土层结构、常年湿润的气候以及持时小雨入渗是造成滑坡失稳的主要原因。(2)基于离心模型试验,采用新型介质雾化降雨模拟技术和降低科氏加速度引起雨滴偏移方法,实现了小雨工况的模拟,再现了赵家沟滑坡失稳过程。结果表明:赵家沟滑坡呈现“坡脚破坏-坡体中部裂缝-整体启动”的牵引失稳模式。孔隙水压力与坡体变形密切相关,随着坡体出现局部或整体破坏,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3)通过高速不排水环剪试验研究了赵家沟滑坡失稳和远程运移机制。试验结果表明:滑源区松散土体内部亚稳定结构失稳引起的孔隙水压力骤增与剪切强度降低导致滑坡启动,而滑体高速运动对底部岩土体的快速剪切使得滑移路径土体液化,导致滑体远距离运移。(4)利用Geo-studio对赵家沟滑坡降雨过程渗流场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重力驱动和降雨扰动共同作用下,地下水位进行重分布并显著抬升,在持续降雨40d后地下水位抬升至坡脚处;降雨和地下水共同作用增大了土体重度,降低了土体的抗剪强度,斜坡安全系数逐渐降低;未降雨时坡体的稳定性系数约为1.05,已经处于临滑状态,降雨40d后安全系数降至0.97,持时小雨促成了滑坡的启动。(5)基于环剪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获取的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利用DAN-W软件模拟了滑坡的运动过程,结果表明,赵家沟滑坡整体运动持续时间48 s左右,运动平均速度约16.7 m/s,平均堆积厚度约3m。
其他文献
学生是以个体已有经验为基础进行知识建构的,但由于知识经验、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存在差异,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不同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对某些概念存在不全面或者错误的、不同于科学概念的观念和想法,这些概念被称为“迷思概念”,而其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和想法,称之为“迷思点”。对迷思概念的转变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概念。而信息技术丰富多样、直观可视的特点为迷思概念的转变提供了潜
目的用SABioscience基因芯片检测小鼠哮喘模型中84个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基因,并初步筛选分析其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用OVA构建哮喘小鼠模型,于末次激发后取右肺组织进行H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在自然界各类介质中的含量并不高却极具危险性,对生物体、人体乃至自然生态系统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因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在发展辽宁省沿海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带来的岸线资源开发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污染物排放改变了生物原本的栖息环境,也加剧了周边水体和底质的污染,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畴昔对柱状沉积物中持久性有
目的 探讨老年烧伤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68例60岁以上的老年烧伤患者的护理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通过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老年烧伤护理
多环芳烃是环境中的一类典型有毒有机污染物,具有“三致”效应,并且具有持续扩散的特征。干沉降对于大气中PAHs具有清除作用,同样湿沉降对于大气中PAHs也具有清除作用,干湿沉降对于大气中PAHs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PAHs的干沉降,东北地区缺乏此部分的数据研究,而对于PAHs湿沉降研究,很多地区只研究了降雨特征而对降雪研究很少,所以我们本文针对采集的2017~2018年的大气、干沉降、降雨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