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类视觉感知的分块小波图像编码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oz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波图像编码是一种具有很好发展前景的图像编码算法。小波分析具有时--频分析、多分辨率分析等优点,易与人眼视觉特性相结合,可获得较好的压缩效果,特别适合于图像这一类信号的处理,所以受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出现了多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编码算法。其中又以EZW算法和SPIHT算法最为典型。然而这两种经典的算法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第一,EZW算法对所有的频域进行等同重要的编码,没有充分利用小波变换的能量和系数分布特性。第二,SPIHT算法在排序和按序传输小波系数时,未能充分利用小波变换的能量聚集性,从而引起了图像复原质量的降低(特别是在低比特率下)。第三,两种算法均没有特别把人类视觉感知系统特性考虑进具体编解码算法中。   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人类视觉感知的分块SPIHT编码算法(HBSPIHT)。该算法利用人眼视觉感知系统中的视网膜中央凹特性进行差错灵敏度加权预处理后在采用分块SPIHT编码算法。这种改进的算法不仅具有经典SPIHT编码算法的特点而且使得大量非重要系数集中成图像块表示,更好地利用小波变换后的系数,有效地降低码率同时增强图像压缩后恢复图像的视觉效果。这种改进算法的另一个创新之处是充分利用了人眼视觉特性,对于人眼易分辨的图像区域分配更多比特,有效的降低了视觉冗余且实现简单。经过实验证明,在相同比特率下,此方法与经典SPIHT编码算法和分块SPIHT编码算法相比,重构图像的人眼主观视觉效果获得较大的提高。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应用现状,接着对基于”互联网+"的职业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学校教育的目标.小学体育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每一位小学体育教师面对的首要问题.本文论述了小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我们初中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为此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利用多种形式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
为了评价移动通信设备的性能,通常要对其进行反复的测试。现场测试的不可重现性和为此付出的巨大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上的浪费,自然的需要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它可以模拟真实的
高校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培养新一代的人才,为国家培育人才,提高国家的经济效益,促进国家的快速发展,并且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而创新是培养人才的一个关键手段,创新国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学生从素质到接受能力、抗压能力等方面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一味地遵循老旧的教育方法不改变势必要落后于学生的发展,如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