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译文学对文学翻译的启示《金锁记》英译本个案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中西,翻译中的自译现象古而有之。国外学者的自译研究主要集中在塞缪尔·贝克特和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作品中的自译现象。但是,在国内,自译文学这个课题鲜有研究。本文旨在通过介绍自译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问题,让更多的学者了解和关注自译文学这个特殊现象。   本文将研究范围限定在文学自译,介绍自译的基本概念;阐述自译的分类和自译者的基本素质;以及自译文学对翻译学科的意义;介绍和回顾国内外的自译作家作品和自译研究现状;最后选取了张爱玲的自译作品进行个案研究。   通过对张爱玲自译作品《金锁记》原文和译文的对比分析,张爱玲主要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力图保持其作品中的中国特色。翻译家韦奴蒂一直提倡译者的显性。在自译作品中,自译作家的双重身份赋予他更多的自由。对原文有着最为深刻透彻的了解,会作出最为接近的阐释。然而译者返回主体性的同时也要照顾到读者的反映。这对矛盾很难平衡,在自译文学中尤为突出。   本文作者希望通过该研究,引起国内外学者对自译文学的地位和译者的任务进行新的思考。当今世界翻译文学中,东西方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这就对新时代的译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其他文献
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世界其他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及商业往来越来越多,跨国公司也不断进入中国。其中,出于中国政府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限制,以及他们进入中国的风险,一部分
情态动词是英语语言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传达情态意义,并且具有丰富的语用功能。在不同的语用环境中,各情态动词的语义之间常常具有微妙的含义变化。很多学者从不同
戏剧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戏剧本质的二元性,给戏剧翻译者们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翻译戏剧是应以阅读为中心还是应以表演为依据呢?对这个问题的探讨自有戏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以及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与外界的交往日益密切。为了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有必要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因此必须做好宣传材料的翻译工作。然而,由于各种原
西方一直有身体和灵魂一分为二的思想文化传统,在文艺复兴早期和盛期则演变为人文主义贯穿始终的和谐身体观。而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上半叶,即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交替的时
迄今为止,国外关于语言能力等级量表的研究已日趋成熟,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则侧重于介绍国外量表的研制过程、研究方法和讨论国外量表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探讨如何构建语言能力等
本文主要探讨涉外商务人士的跨文化适应状况及其工作表现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以往跨文化适应方面理论的回顾,本研究选取了Ward的二维理论模型作为理论框架,即心理调整和社会文化
《超人类》是西奥多·斯特金的成名之作并为其赢得了国际科幻奖。该小说不仅展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精神,而且叙事特色也十分突出。首先它的叙事时间非常混乱,回忆与现实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