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LD调控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机制及FADD/RIPK3在隐球菌病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目的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一种可调控的、细胞主动的死亡过程,是多细胞生物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机体稳态所必需的。凋亡(apoptosis)是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水解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依赖的PCD,会引起细胞内成份有序地形成“凋亡小体”,然后被周围细胞吞噬,是一种快速有效清除死亡细胞的方式。细胞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 or programmed necrosis)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PCD,由特定因子启动,按照一定通路和程序发生,发生后会造成细胞破裂,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迄今证实包括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eceptor interacting serine/threonine kinase,RIPK)1、RIPK3、混合谱系激酶样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like protein,MLKL)、PGAM5和Z-DNA结合蛋白1(Z-DNA binding protein 1,ZBP1)、头帕肿瘤综合征蛋白(cylindromatosis,CYLD)等基因参与细胞程序性坏死调控。RIPK3属于RIPK家族,是程序性坏死通路上的关键分子,与RIPK1、MLKL组成复合物IIb(necrosome)。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s-associating death domain protein,FADD)是凋亡通路中的重要调控分子,通过与Fas结合促进凋亡,是复合物IIa的组成部分。肿瘤抑制因子CYLD是一种特异性去除K63连接泛素链的去泛素化酶,通过去泛素化RIPK1调控程序性坏死。CYLD的D215位点可被caspase-8进行切割,影响CYLD对RIPK1的去泛素化,RIPK1无法向下激活细胞坏死通路,从而阻断细胞死亡。然而,CYLD是否影响坏死通路中其他蛋白,具体作用机制尚未阐述清楚,小鼠在体的结果未见报道。研究证实FADD和RIPK3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心血管疾病、缺血性损伤、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肠炎、胰腺炎、肝脏损伤等。然而FADD和RIPK3在真菌感染中是否发挥作用尚不清楚。在主要的真菌感染中,新生隐球菌感染是其中一种对免疫力低下和免疫力正常人群均有致命危险的真菌感染。隐球菌感染后,机体无法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免疫治疗导致的过度炎症加剧病程恶化。既往研究提示,隐球菌感染能够引起巨噬细胞和T细胞死亡,但是这种由隐球菌引起的死亡在宿主对隐球菌免疫反应调节方面的作用并不明确。因此,本课题进行以下两方面研究:研究CYLD的D215A位点突变对凋亡和程序性坏死的影响及其具体机制;采用小鼠经鼻吸入隐球菌模型,研究RIPK3和FADD对隐球菌病肺部免疫的调控。二、研究方法(一)CYLD及其D215A点突变对程序性死亡的调节作用构建CYLD点突变小鼠(CyldD215A/D215A),分离得到原代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mouse dermal fibroblast,MDF)和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crophage,BMDM),体外刺激检测CYLD的D215A点突变对凋亡和程序性坏死的影响,并研究其分子机制。同时,检测CYLD的D215A点突变对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炎性小体激活的影响,并利用雨蛙素诱导的急性胰腺炎模型、LPS+z VAD诱导的坏死模型和anti-Fas诱导的凋亡模型,在体研究CYLD及其D215A点突变的作用。(二)RIPK3/FADD在隐球菌感染肺部免疫中的作用研究以隐球菌经鼻吸入感染模型为基础,应用Ripk3-/-和Ripk3-/-Fadd-/-小鼠,通过研究感染后小鼠生存率变化、重要脏器菌落负荷变化,分析上述通路在宿主对隐球菌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并结合组织病理、多色流式分析肺部白细胞类群和细胞因子分泌变化、肺相关淋巴结中树突状细胞功能变化、巨噬细胞极化和杀伤功能变化及白细胞亚群凋亡比例变化等深入分析了上述通路发挥调控作用的机制。三、结果(一)CYLD及其D215A点突变对程序性死亡的调节作用MDF和BMDM细胞中,CYLD敲除抑制凋亡和程序性坏死,CYLD的D215A点突变促进凋亡和程序性坏死。Cyld D215A/D215AMDF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Smac凋亡处理时就发生程序性坏死,免疫荧光显示存在RIPK3和RIPK1的聚合。免疫沉淀表明CYLD的D215A点突变通过促进RIPK1和RIPK3聚合来促进凋亡和程序性坏死。CYLD的D215A点突变对NF-κB、MAPKs、炎性小体激活的没有影响。CYLD及其点突变质粒在293T中与RIPK1、RIPK3、MLKL均有相互作用,D215A点突变促进RIPK3的磷酸化。同时敲除CYLD并不能使Fadd-/-小鼠存活,CYLD的D215A点突变不影响雨蛙素诱导的急性胰腺炎模型、LPS+z VAD诱导的坏死模型和anti-Fas诱导的凋亡模型。(二)RIPK3/FADD在隐球菌感染肺部免疫中的作用研究本研究发现,Ripk3-/-和Ripk3-/-Fadd-/-小鼠吸入感染新生隐球菌后,生存时间均明显缩短。FADD和RIPK3的缺失引起小鼠隐球菌感染后肺部免疫反应的失控:肺组织炎性细胞大量浸润、肺组织结构破坏严重;浸润的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计数较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明显上升,同时嗜酸粒细胞计数显著降低;产生过强的1型T辅助细胞(Th1)相关细胞因子极化,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及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IL-12等分泌剧烈增加,而IL-4、IL-33分泌大幅减少。FADD/RIPK3缺失引起的过强的免疫反应同肺相关淋巴结中树突状细胞的过度成熟、激活相关。最后,通过分析肺白细胞亚群凋亡比例变化发现,FADD/RIPK3可能通过参与调控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CD4+T细胞凋亡及关键细胞因子表达来维持肺部免疫反应平衡。四、结论一、本研究首次在原代细胞中证明CYLD的D215A点突变促进凋亡和程序性坏死的发生,CYLD的D215A点突变不影响NF-κB、MAPKs通路及炎性小体的激活;Cyld D215A/D215A小鼠原代细胞在体外表现出促进凋亡和坏死的表型,而不影响在体的凋亡和坏死模型的表型,可能是由于CYLD对于程序性坏死的发生并不是必需条件,CYLD的作用似具有组织特异性。二、FADD和RIPK3协同在隐球菌感染过程中发挥保护性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及CD4+T细胞凋亡及关键细胞因子表达来维持肺部免疫反应平衡。以往认为的隐球菌感染后Th1反应即“保护性反应”是片面的,其需要FADD和RIPK3精确的负调控机制才能促进真菌清除。
其他文献
宏观调控目标的确立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前提,正确的调控目标对于确保宏观调控的及时性、稳定性、准确性、战略性非常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基于不同时期特定的经济背景,我国
设计了一个能够进行多个信号并行采集、串行发送的检测系统。通过采样保持电路保证了所采集的各信号的同时性,并能按照规定的协议以无线传输的方式对农业机械的性能进行远距
分析了全区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内蒙古水资源的特点出发,提出了符合内蒙古自治区实际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及政策措施。
扁平疣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病,系HPV感染所致(HPV类型:3,10),好发于面部、手背等暴露部位,为粟粒至绿豆大小扁平隆起的丘疹,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光滑,褐色或正常皮肤颜色,搔抓后
探讨了拦截机动目标情况下的攻击角度约束导引律设计问题。首先假设自动驾驶仪为理想环节,推导了一种滑模导引律,证明了该导引律的有限时间收敛特性。然后通过非线性反步设计
目的探讨和肽素、热激蛋白70(HSP70)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鹤峰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作
由于储集层的各向异性,在注水保持地层能量的开发过程中,注入流体沿高渗透率方向优先推进,导致不同方向上的生产井见水时间差别较大,致使驱替过程很不均衡,从而影响油藏开发
国内外金融学学者一直致力于股利政策这一主题的研究。股利支付的时间、支付方式、支付意愿和水平以及监管部门推出股利政策所带来市场反应一直困扰着广大的投资和公司的经营管理层。在发达的资本市场中,企业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根据自身未来发展资金需求和盈利能力制定出合理的现金分红政策。但是,在国内的A股市场中,很大一部分盈利能力强、经营业绩良好、现金流充沛且短期没有再融资需求的上市公司却拒绝履行其应履行的分
在节水灌溉单位面积效益分析的基础上,对6年来巴彦淖尔市农业综合开发的效益进行了量化指标确定。
为了解决出入口匝道安全性问题,减少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事故率,从道路因素、车辆因素及其他因素选取评价指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