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X名义”这一汉语语法格式及其相关表述涉及话语身份名实之间的关系。经过梳理和归纳,笔者将基于语料库语言学的数据统计与语法本体研究中“小三角”的理论方法相结合,对“以X名义”及相关表述尤其是“施事+以+NP+名义+动作”这一更具代表性的句法形式进行“表里互证、语值辨察”,揭示其语表形式和语义内涵之间的两种关系,即“名至实归”和“名不副实”。本文立足于汉语语言事实,做到形式与意义相结合,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描写性与解释性相结合,来挖掘此语法格式背后名实关系的实质及其语用价值。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对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理论依据以及语料来源做出了说明。第二部分分析“以X名义”的句法表征,对能进入这一句式中NP和VP的形式特点进行了归纳和说明。第三部分主要从语义角度对“以+NP+名义+动词”中施事和VP的语义关系,尤其是“施事+以+指人名词+名义+动词”格式中“施事”、“指人名词”和“动词”三者之间的特殊语义关系进行分析,概括出施事与VP之间具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施行关系。第四部分基于前面句法和语义的分析,将这一语法格式中的名实关系进行表里验证,以此来解释现代汉语词典对此格式两种释义的准确性。第五部分语值辨察中笔者认为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可利用“以X名义”格式对其话语身份进行凸显和转换,从而实施某种特定的言语行为,因此这一格式的使用也就具有了特定的语用价值。这里涉及到两种情况:(1)角色凸显。“以个人名义”中“个人”是言说者本人,具有等同关系,属于角色凸显。(2)角色转换。“以X的名义”中“X”不是言说者本人,属于角色转换。最后一部分将全文的句法,语义进行归纳总结,并揭示出这一句法格式的语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