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视角下初中科学情境素材开发策略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23654123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教育的初衷与终极目标均指向“帮助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情境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知识建构,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实现课本知识与生活的顺利对接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情境教学亦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短板。因此,创设切合学生认知的、合理的教学情境是实现科学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革新的有效策略之一。情境创设与对情境素材的广泛搜罗、细致筛选与精良设计是分不开的。但就科学教育教学现状来看,尚无成熟的情境分类方式、完备的情境开发策略指导情境素材的开发,成型的科学教材中具备参考价值的情境素材也较为缺乏,情境素材的使用单凭一线教师的经验与判断进行,具有较大随意性,势必制约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该课题是我国科学教育的一项“弱点”(初中科学情境素材)与全球教育测评的一大“热点”(PISA及其情境理念)碰撞融合而成的研究新思路。本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综合PISA情境创设特质,总结有效情境的特征;通过文献研究与文本分析,审视教材情境素材的选择与设计,结合对科学学科与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剖析,厘清当前教材情境在内容选择、呈现方式和能力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借鉴PISA情境理念得出创设有效情境的七个策略:“真实情境中保证科学有效”、“均衡分布中关注社会热点”、“精细加工中提升学科趣味”、“一以贯之中体现连贯发展”、“明确目标中突出课题本质”、“多维探索中挖掘迁移价值”、“情境问题中解放学生思维”,并以此为基础开发情境素材、编写相应案例。作为一种探索性研究,笔者期望一方面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为一线教师使用教材情境素材、自主开发情境素材提供可操作的建议和策略,另一方面借助开发的情境素材案例,为编制有情境特色的初中科学教材出谋划策。
其他文献
<正>"不发议论,部长能做几时?"1956年2月14日到4月24日,毛泽东连续听取国务院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其间对领导干部如何汇报工作提出了要求。在2月16日这一天,毛泽东听
探究了消费者对高科技产品的采用行为及其形成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了研究假设。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技术接受水平和创新抗拒水平共同影响他们对新产品和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数字足迹进行个体空间行为分析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旅游者在区域内所产生的行为数据对于分析
【目的】建立西洋梨果实品质的评价方法,探求西洋梨品质评价的主要影响因子,确定代表性品质指标,为筛选优良品种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以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生命教育是一种促进师生生命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理应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尤其表现在课堂教学方面。生命课堂是生命教育视域下的理想课堂,也是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主阵
<正>为全面了解掌握宾川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影响和制约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主要因素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有关精神及加强全县关心下一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脂联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10只大鼠为对照组,余30只为造模组,给予高脂饮食,第8周时,随机处死对照组和造模组各1只大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