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和总结了磨损微粒检测中成分分析方法,详细论述了国内外的研究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优劣.提出了一种均匀涂布的新方法并设计了原型机.采用均匀涂布新方法,涂层厚度可以控制在几十微米到几毫米,易于实现磨损颗粒的分离,(基本)解决了常规制谱方法颗粒搭接和叠加的问题.磨粒的识别必须建立在磨粒图象处理和特征提取的基础上,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便于分析描述磨损微粒,必须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和操作进行预处理,使图像达到的最佳效果.本研究开发了一套图象数字化采集装置,利用颜色空间距离及相似度计算,保留感兴趣的区域,其余区域设为背景白色完成彩色图象分割.另外将彩色图象转化灰度图,选用类别方差法来进行阈值分割完成黑白二值化,轮廓边界的搜索方法(四领域和八领域)建立了磨粒轮廓的有序数据,为提取磨粒的形状参数打好了基础.分形虽然可以描述磨粒的轮廓和表面形态,可以初步应用于磨粒的描述.目前在磨粒的分形特征与磨损的相关性研究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距离实际应用还很远.本研究对不同磨粒进行了轮廓和表面分形维数的相关研究,这些工作还有待深入探讨.样品对X射线的吸收率或透射率取决于样品材料的成分与比率.不同的材料对X射线透射的灰度图像显示了被检查的物体密度或材料厚度的差异.论文探讨了X射线识别金属箔片的可行性,并完成了相关的实验研究.X检测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一种主观行为,其可靠性还受人为因素影响.由于实际中使用的X光机分辨率比较低,而且磨粒的形状和大小不一,对成像敏感程度不同,同一材料其结果也不尽相同.通过灰度(输出)推断材质,是间接方法,信息的解读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