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仪式与文化传承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weaw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依据从印尼实地调查所获得的文献资料以及口述、实物、音像等资料,考察近年愈益受到国际学术界关注而国内相当缺乏研究的印尼孔教,并探讨海外华人的宗教仪式传统与文化传承机制。全文共九章,约20万字。印尼孔教源于中国的儒教,是土生华人特有的宗教形式与文化认同标志。中国儒教在印尼的传播,最初主要是通过华人的家庭教育和庙堂、宗祠的祭祀以及私塾、书院的文化教育。1900年成立的巴达维亚中华会馆,明确地定义孔教为一种宗教,指出孔教是华人文化中最主要的成分,并确立了孔教的基本教义。这是印尼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较具规模的孔教组织,同时也是印尼华人民族意识觉醒的标志。20世纪中叶,印尼从西方殖民地转变为独立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在现代民族国家的框架之下,印尼华人经历了从“华侨”到“华人”或“华族”“华裔”身份的重大转变。印尼孔教也历经磨难,终于发展成为印尼的六大法定宗教之一,即国家认可的“Agama”(宗教)。印尼孔教的艰难发展历程,集中体现了20世纪海外华人的历史命运。印尼孔教具有较完备的的组织体系,并有专门的教职人员,实行教职级别制度。中国儒学的“四书”和“五经”是孔教的主要经典,“天”是孔教至高无上的的上帝,孔子是孔教的“圣人”和“先知",“八诚箴规”是孔教的基本教规。此外,印尼孔教还有一整套包括礼敬、祭祀、宣道、人生礼仪等多种仪规,构成了内容十分丰富而又规范、完整的的礼仪体系,具有“制度型宗教”的显著特征。印尼孔教一直使用孔圣诞历法,每个星期都要举行礼拜宣道仪式,每逢重大节日也要举行集体祭拜仪式,全年祭祀时间大部分是中国的传统岁时节日,其主要祭拜对象是天、孔子、神明和祖先。孔教的人生礼仪除了通常的出生、婚姻和丧葬仪式等,还根据孔子自述的人生成长阶段,规定了应履行的“修学成长仪式”。孔教徒出任公职时必须举行孔教宣誓仪式,在国家颁布的纪念节日也要举行礼拜仪式,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印尼本土文化的有机结合。印尼孔教的信徒主要是中下层土生华人,他们通过孔教的教义、教规与仪式传统表达自己的文化认同,坚持自己的华人身份,保存华人的民族特性。孔教仪式以中国传统的岁时节日为主体,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基础,形成了包括象征体系和身体操演的综合性实践记忆,为印尼土生华人的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途径和有效机制。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印尼孔教是中国儒教的印尼化或本土化,是中国文化在海外的特殊发展形式。印尼孔教的发展史,实际上也是印尼华人的文化实践和文化创造过程。
其他文献
视景仿真技术是计算机图形学研究中最热门的方向之一,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专注,在建筑、娱乐、航空航天、军事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视景仿真技术应用到雷达系统仿
孳息是民法中最基本、细微但又重要的概念之一。各项立法中频频出现它的身影,但均缺乏对其概念的界定;民法学界对孳息概念的探讨严重缺失,即便在有限的作为其他制度的附件被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任务的实现,关键在于我们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村级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作用的发挥。本文认为,新农村建设给村
<正>甲亢即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我们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各种心理反应,采取以关心病人为主的各种护理措施,让病人以最佳的心境接受治疗,
交往教学论是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的沙勒与舍费尔首先提出的侧重探讨师生关系的教学论思想。该理论以“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这一观点为基础,着眼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技术在变电站系统中开始应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微机保护测控装置也跟随着嵌入式处理器(MCU/DSP)的发展出现
在社会理想追求和客观世界认知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许多相通之处,这是二者能够融合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与墨家思想和儒家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
<正>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因生活而亲切、生动,生活因艺术而绚丽、多彩。艺术教育实践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美好。回归生活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
到2008年12月末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已经将近两年。在这两年中,股份制商业银行不仅面临国内同类银行的竞争,而且越来越感受到来自外资银行的多层次冲击,因而提高股份制商业银
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问题,国外学者较早开始研究,而该问题在我国成为热点问题应该是在2000年以后。原因是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尽管政府各有关部门已经采取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