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DMAP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lley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N,N-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是一类含有强供电子基团化合物,是有机反应中高效的酰化催化剂,与过渡金属离子配位可以得到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化合物,因此设计合成含DMAP类配合物并研究它们的结构和性质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论文以DMAP为第一配体,含氮、氧、磷原子的化合物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一系列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手段对结构进行表征;对部分配合物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和荧光光谱分析探讨了其性质;并研究了部分配合物在二级醇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本文的工作可以归纳为下面四个部分: 1.合成了DMAP与CuCl2、AgNO3形成的三个配合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手段进行一系列表征表明这三个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Cu2C13(DMAP)2(1),[Cu(DMAP)4Cl2]·2H2O(2),[Ag(DMAP)2]NO3·2H2O(3)。测定了(2)和(3)的晶体结构,(2)中Cu2+配位数为6,分子为畸变的八面体构型;(3)中Ag+配位数为2,分子结构为直线型。(1)的热稳定性质表明:在240℃前配合物保持稳定。 2.合成了DMAP和乙酸、水杨酸、苯甲酸、对苯二甲酸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的八个配合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这八个配合物的组成为:Cu(CH3COO)2(C7H10N2)2(4),Zn(C7H10N-2)2(C7H5O3)2(5),Cu(C7H10N2)2(C7h4O3)(6),[Mn(CTH10N2)2(C7H5o3)1]·1/2SO4(7),Cu(C7H10N2h(C7H5O2)2(8),Zn2(C7H10N2)2(C7H5O2)4(9),Cd(C7H10N2)2(C7H5O2)2(10),[Cu(C8H4O4)(C7H10N2)2·H2O]n(11)。(4),(5),(6),(8),(10),(11)属于羧基单齿配位;(7)属于羧基双齿配位;(9)属于羧基桥式配位,测定了其中三个配合物的晶体结构,(4)和(5)中Ca2+和Zn2+的配位数为4,分别形成平面四边形和畸变的四面体构型;(9)中Zn2+的配位数为6,形成畸变的八面体构型。研究了(5)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从195℃开始首先失去DMAP分子,随后失去第二配体;(5)和(10)都有显著的荧光发射性质,(5)在波长λcm=424 nm(λcm=334nm)时有最大发射,(10)在λcm=440nm(λcm=380nm)时有最大发射,可能成为有前途的发光材料。 3.合成了DMAP、PPh3和金属Cu2+形成的一个晶体化合物[CuCl2(PPh3)2]·DMAP·CH2C12(12),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金属Cu2+的配位数为4,分子结构为畸变的四面体构型,通过分子间氢键将每个单核分子连接成三维的超分子结构。DMAP没有参与配位,夹杂在晶格孔洞中形成特殊的结构。(12)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95℃开始首先失去粘附在化合物表面的少量水,然后按次序分别失去CH2Cl2,DMAP,氯气分子和PPh3,最后剩余CuCI。荧光性质表明:化合物在λcm=498nm(λcx=384nm)时有最大发射。 4.将部分配合物(1),(2),(4),(6),(7),(8),(9),(11),(12)用作催化剂,研究了它们在二级醇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和不同结构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催化反应机理和催化剂回收的可能性,并提出了下一步配合物设计的思路。
其他文献
金纳米粒子作为一种较好的经典纳米材料是光学、电子、催化和生物医药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热点。嵌段共聚物胶束具有丰富的立体结构形态和内部明确的微相分离结构,是一种理想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论文对DMAP(4-(N,N-二甲基)氨基吡啶)衍生物的研究近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文献总结,探索了一条较简便制备DMAP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设计合成了4种手性DMAP类催化剂和7种
轻、薄、柔性化是便携电子产品的重要发展趋势。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因其质量重和不可弯折等缺点已经无法满足柔性电子设备对储能器件的要求。研制出更轻更薄且具有优异可弯曲性能,同时具备高比功率、高能量密度、卓越的倍率性能的锂离子电池迫在眉睫。电极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柔性电极材料的开发成为柔性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柔性电极材料研究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材料制备效率太低;
1,3-氧氮杂环类化合物具有生理和药物活性,是一些天然药物和合成药物有效成分的基本骨架。许多合成药物中均含有1,3-氧氮杂环的结构组分,且表现出抗病毒、抗肿瘤、酶抑制性等生
本论文报导了一系列贫电子环丙烷衍生物与碳亲核试剂的反应。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第一部分 1.2-芳基-3-苯甲酰基-(1,1)-二-氰基-2,3-反二氢环丙烷(1)与氧化吲哚(2)在碳酸
10月19日,互联网电视运营服务商优朋普乐分别与泰一传媒、剧星传媒、昌荣传播、秀视智能等广告战略合作伙伴正式签约2016年度互联网电视广告单,总金额1.2亿元。同时,还发布了
基因和蛋白质都是化合物,它们是化学计量学研究者从一开始就最感兴趣的研究目标。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与配体的结合过程,酶受体中反应基质向产物的转变过程等等都是
本文设计合成了两种新型的三嗪共价键连卟啉主体分子12、14及参照化合物23,并通过1H NMR,13C NMR,ESI-HR-MS,UV-Vis等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卟啉化合物12最大的结构特点就是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