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三嗪共价键连卟啉的设计合成及超分子组装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kuhen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设计合成了两种新型的三嗪共价键连卟啉主体分子12、14及参照化合物23,并通过1H NMR,13C NMR,ESI-HR-MS,UV-Vis等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卟啉化合物12最大的结构特点就是卟啉与卟啉之间存在一定的夹角,形成的空腔大小灵活多变,因此可以选择性地包结不同尺寸的吡啶基双齿配体。我们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稳态荧光光谱滴定法研究了主体分子12、14与TpyP(四吡啶基卟啉),BpyP(5,15-双吡啶基卟啉),Bpy(4,4’-联吡啶),DABCO(1,4-二氮双环[2,2,2]辛烷)之间的主客体组装行为,并以化合物23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2与客体形成分子内的1:1聚集体,键合能力以这样的顺序递减:DABCO>CuTpyP>Bpy,与BpyP却没有作用;而化合物14只能选择性地包结包结Bpy和DABCO。主体卟啉分子12、14的这些性质可应用于主客体识别、分子器件、人工光捕获等领域。
其他文献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阴极催化剂因其对燃料电池成本和性能的重要影响而成为研究热点。迄今为止,人们研究较为成熟的催化剂为铂或铂合
金纳米粒子作为一种较好的经典纳米材料是光学、电子、催化和生物医药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热点。嵌段共聚物胶束具有丰富的立体结构形态和内部明确的微相分离结构,是一种理想
本论文对DMAP(4-(N,N-二甲基)氨基吡啶)衍生物的研究近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文献总结,探索了一条较简便制备DMAP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设计合成了4种手性DMAP类催化剂和7种
轻、薄、柔性化是便携电子产品的重要发展趋势。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因其质量重和不可弯折等缺点已经无法满足柔性电子设备对储能器件的要求。研制出更轻更薄且具有优异可弯曲性能,同时具备高比功率、高能量密度、卓越的倍率性能的锂离子电池迫在眉睫。电极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柔性电极材料的开发成为柔性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柔性电极材料研究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材料制备效率太低;
1,3-氧氮杂环类化合物具有生理和药物活性,是一些天然药物和合成药物有效成分的基本骨架。许多合成药物中均含有1,3-氧氮杂环的结构组分,且表现出抗病毒、抗肿瘤、酶抑制性等生
本论文报导了一系列贫电子环丙烷衍生物与碳亲核试剂的反应。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第一部分 1.2-芳基-3-苯甲酰基-(1,1)-二-氰基-2,3-反二氢环丙烷(1)与氧化吲哚(2)在碳酸
基因和蛋白质都是化合物,它们是化学计量学研究者从一开始就最感兴趣的研究目标。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与配体的结合过程,酶受体中反应基质向产物的转变过程等等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