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人格权论——关于人格权内涵的法哲学解读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1987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有关人格权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一片新开垦的学术领域,因而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显得较为薄弱。围绕人格权基础理论的讨论与争议,主要集中在人格权的客体、性质以及法律保护模式等方面。这些争议从根本上说,乃是基于对人格权概念的认识差异所致。因此,人格权基础理论最首要的任务就在于回答人格权的概念究竟为何。在此基础上,权利的性质与法律保护模式等难题便可迎刃而解。概念由内涵与外延构成,从逻辑上看,概念的内涵决定概念的外延。因此,研究人格权的内涵是探寻人格权概念的必由之路。  人格权内涵的核心要素是“人格”。人格的意义经历了自“身份人格”到“抽象人格”再到“具体人格”的三部曲式的主题演进。这种演进并非革命式的突变,而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的逐渐交融从而使得人格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自古罗马时起,内在于人的伦理价值便是深嵌于人格之内一缕抹不去的记忆。而人格在现代社会所演绎出的丰富的利益表达实践,则已然成为描绘于人格之外一幅看不完的画卷。  由于传统人格权理论长期被禁锢在“权利不能指向人身”定律之中,人格权始终未能成为一项“权利”得到法律的确认。因此,西方大陆法系国家主要采用“人之本体”的方式对人格利益予以保护。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缘由,在于对“人”与“人身”之间的关系缺乏辩证的认识。根据具体条件的不同,“人”与“人身”既有重叠关系,也有分离关系。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完全有理由指出“权利不能指向人身”定律的限度,进而论证人格作为人格权客体的正当性。  从历史与现实双重维度出发,作为人格权客体的人格具有伦理与利益二元属性。相应的,立基于这种二元人格之上的人格权在内涵上亦有内外两个层面。如果说内在于人的伦理价值是抽象人格的历史回响,那么外在于人的人格利益则是具体人格的现代张扬。人格权在本质上乃是内在于人的伦理价值,而在形式上则表现为外在于人的人格利益。应特别注意确保人格权内外两个层面的平衡。针对中国当下的法治实践来说,应当极力维护人的伦理价值在人格权中的根本地位,尤其要警惕人格利益的过度膨胀所可能导致的人性堕落。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受传统认识的影响,学界对隋炀帝时的《大业律》评价不高,认为其较之开皇三年颁布的《开皇律》是一种倒退。当我们摆脱以往关于《大业律》的思维定势,通过对所掌握的
文章对冲击碾压技术进行简要的概述,重点讨论了冲击碾压技术在高速公路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实施应用情况,为冲击碾压技术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历史转型时期,制度变迁尤其是法律变迁成为鲜明的时代特色。法律变迁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包括法律在概念、规则、原则、体系结构和制度等现象层面以及在价
公路桥梁建设对于强化各地沟通交流,给人们出行提供便利具有不可替代重要作用。伴随桥梁技术不断发展创新,我们看到公路桥梁建设以惊人速度发展壮大起来,但是工程建设及投入运行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流动人口盗窃犯罪问题尤为突出,给城市社区公民的
目的了解阜阳市市售主要食品中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标GB4789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手册的方法,对10类食品中的沙门氏菌、单核细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国内局势不稳和国际势力干预,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政治分离的事实一直存在。台海问题是祖国统一大业的最大障碍,实现海峡两岸
化学教学与其他科目一样,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作业来让学生巩固知识。巩固教学的成果也离不开一定的作业,但设计合适的作业,能反映出老师的教学水平。本文主要从设计作业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