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电影中的存在主义美学呈现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allle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在主义美学是产生于二十世纪资产阶级美学家的非理性主义美学的一个流派,它的诞生将人类的目光由对外部环境的关注转向人类自身,开始寻求个体的存在意义。这一思想体系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西方尤为兴盛,作为东方本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激烈碰撞的香港,首当其冲地深受其影响。而在二十世纪末出现于香港的王家卫电影,正是对存在主义美学特质的艺术呈现。正如存在主义所提出的,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在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使传统社会逐渐异化。这里的异化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对个体本真的遮蔽或丧失。人们在物欲中迷失自我,精神沉沦。存在主义对立于现代异化世界。对立于被异化的人的存在状态正是想要通过一种自我反思与批判的力量寻求精神拯救之途。王家卫电影所呈现的(因社会异化所造成的)生活的虚华与浮躁,是存在主义所要否定的;其影片在“精神失助”后对个体存在意义的追寻,是存在主义美学所力图表达的。有着双城血脉这一特殊背景的王家卫,以自身的存在来感悟生活,敏锐的捕捉到以香港为代表的现代化大都市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并以行动将这种存在的美学意蕴呈现在影片中。王家卫不仅在电影中呈现个体存在的价值意义,更将这种存在主义美学的精神通过电影传达给世人。从1988年执导第一部电影《旺角卡门》开始,到2013年的《一代宗师》,王家卫自编自导的电影已经有十一部问世,他的作品记录了其所生存的环境独特的时代影像与历史印记,更重要的是体现出王家卫对存在主义美学的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其富有个性的艺术风格与个人魅力,形成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香港社会语境中的一道独特景观。本文绪论部分主要简述了王家卫电影的研究现状、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借此明确论文的理论框架和核心任务,为论文后面主题的具体阐释做铺垫。第一章从存在主义美学的背景与王家卫所生活的社会背景出发,考察王家卫形成对个体存在美学价值极力追寻及其呈现于电影中的存在主义美学内涵的渊源;第二章通过对王家卫各个电影作品的解读,重点分析王家卫眼中的异化世界,阐述存在主义美学的目的就在于对异化的反抗,找寻个体存在的意义,对王家卫电影中“存在”内涵加以概括总结;第三章主要从王家卫个人创作过程及手法,从流动与静止的镜头、光影画面与独白三方面的内容,归纳总结王家卫电影带给人们声光影画的美感享受,借此细化其影片对存在主义美学的具体呈现;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表明王家卫电影中存在主义美学的呈现对于现世的影响和意义。
其他文献
从提供信息、交付产品与服务的渠道发展成为将服务与营销相结合的大平台,互联网银行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改变了传统银行业态,是银行业历史上的一大创新,也是中国银行业发展过
本文运用中国15家商业银行2009~2013年度的数据分析中国商业银行近年来同业业务超常规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发展同业业务是金融管制下的必然选择,资本充足率监管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与胱抑素C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表达以及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6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在本院开展体检的57例健
介绍了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延迟焦化装置现有吸收脱硫系统运行概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装置于2006年3月进行改造,通过采取增加汽油吸收的手段,有效地解决了装置的干气带液问题。
选举制度是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体现,实行村委会选举制度是我国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环节。作为当前中国最广泛、最基层、最直接的民主政治活动——村委会选举,深刻地改
<正> 中国和日本政治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和文化也各有差异,在德育内容和目标要求上自然是不同的。日本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有其独到之处,许多东西值得我们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8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肺结核患者实施多重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效果。结果:15例痊愈出院,3例治疗2周后放弃
针对目前划拨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的行为日益增多的情况,相关部门必须履行法定程序,并充分考虑政策因素、环境因素、区位因素、发展因素及自身因素对其价格的影响,通过市场比
基于FLUENT软件提供的计算方法和物理模型,利用动网格及UDF(用户自定义函数)技术,对管路系统常见的4种阀门流动进行了动态数值模拟。该数值模拟方法打破了以往静态研究的局限
<正>“新公共卫生”(The New Public Health)这个概念出现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来逐渐的发展、完善。在西方,通常认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是“新公共卫生时代”。与传统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