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龄期混凝土开裂是混凝土结构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量土木工程结构性能衰退直到最终退出工作均与混凝土结构早期开裂有关。因此,早龄期混凝土裂缝控制问题备受关注。英国建筑工业研究和情报协会(CIRIA)指南《Early-age thermal crack control in concrete》(C660)中提供了一种检查所提供钢筋是否足以控制早期开裂的方法。沿用CIRIA C660提出的抗早龄期温度开裂的思路,结合国内的技术规范、材料性能和施工方法,本文从温度场和应力场两个方面对混凝土结构抗早龄期温度开裂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针对国内不同配合比混凝土开展绝热温升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到不同型号水泥配置的混凝土的绝热温升特性。利用水泥的绝热温升特性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进而改善混凝土结构抗早龄期温度开裂性能。利用混凝土绝热温升特性,分析得到从材料绝热温升数据推算不同工况结构温升值的计算模型。按照CIRIA C660给出的方法,计算出工程样本的裂缝间距与裂缝宽度。采集工程样本的裂缝分布数据,对比裂缝分布的计算值与实际值的差别发现CIRIA C660的方法与国内工程实践不一致。进一步研究,结合国内规范体系探索性的提出裂缝间距的计算假设,并结合工程样本数据给出经验系数的取值。在实验室对经典工况进行等比模型研究,对比调整后的裂缝间距计算值和实验数据,初步验证裂缝间距的计算假设。对比经典工况结构内的温升曲线和结构原材料的绝热温升曲线,给出此工况下结构温升值(内表温差)计算模型的参数取值。采用ANSYS软件对等比实验模型的温度场、应力场及裂缝分布进行模拟分析。对比实验数据和模拟结果,验证采用重叠单元的生死选项模拟混凝土结构早龄期温度开裂的可靠性。利用验证的数值模型更全面地描述结构内温度分布、应力分布和裂缝开裂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