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BR工艺除磷性能的试验研究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为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研究简易、高效、低耗污水除磷工艺和方法已成为污水处理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本课题是在全面了解国内外除磷研究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以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本文简要介绍了除磷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除磷工艺,并详细论述SBBR的工艺流程、类型、特点及其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了生物膜和活性污泥复合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特性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气水比、填料的投配率、水流剪切力和COD负荷是影响生物填料挂膜的重要影响因素,采用周期性的厌氧/好氧方式间隙运行,通过提高COD负荷,减少气水比,合适的填料投配率以及增大水流剪切力等条件,可加快生物挂膜过程。在分析影响生物填料的挂膜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运行参数的变化范围:温度为10~25°C、pH值为6.5~8,填料的投配率为30%,气水比要保证在曝气阶段的DO为2~4 mg/L,厌氧段DO浓度控制在0.2 mg/L以下。确定SBBR运行工况为:厌氧/好氧模式,进水0.1h、厌氧2~3h、曝气7~9h、沉淀0.75~1.25h。排泥时间为5d。为研究SB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效率,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该工艺最佳运行工况:进水时间0.1h、厌氧2.5h、曝气8h、沉淀1h、排水时间0.15h。系统稳定运行的结果表明:SBBR系统对有机碳和磷去除效果好且稳定,当系统进水COD和总磷浓度分别281.50~501.20mg/L和9.58~13.01mg/L时,系统对COD、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9.70%、92.20%。
其他文献
目的寻找适宜应用于临床的敏感药物实验方法及敏感药物。方法应用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原代培养技术和MTT法,获得敏感药物顺序。结果(1)MTT法具有所需时间短、价格便宜、操作
智力理论从单因素到双因素及多因素的发展,都源于研究者所采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演变。但由于高智商并不会必然导致将来的高成就水平,研究者对智商(IQ)概念提出了置疑,并引入新
<正>1发病情况近日,盐城市某鸡场5600只240日龄罗曼蛋鸡陆续发病,产蛋率迅速下降,病死率约为6%。病鸡大多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腹部膨大,粪便呈灰绿色或黄色,多经2~3周死亡。
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自主阅读与英语学习效率的相关度,在理论上,可丰富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上,能够为一线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方面提供参考,有助于提高
与国外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相比,我国在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研究方面起步晚、起点低,经过了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有的已用于工程实践。但是由于垃圾渗滤
《周礼&#183;春官&#183;笙师》载:“笙师掌教吹竽、笙、埙、龠、箫、篪、笛、管,舂牍、应、雅,以教械乐。凡祭祀、飨、射,共其钟笙之乐,燕乐亦如之。”①笙师既是众吹管乐器和打击
利用江西省鄱阳湖区11个县(区)的1 009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对禁渔政策的响应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参加技能培
文章以2006年年报业绩前50名的公司为例,通过对样本公司年报中有关环境信息内容的统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本课题属于水体污染的生物修复领域,汇集了植物学与微生物学两个领域的知识,以根际微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以植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为研究主线,考察了盐地碱蓬根际在接种耐盐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对泡沫混凝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开发,使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现将有关情况阐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