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1.本研究尝试构建一种新型具有还原响应性的肿瘤诊疗一体化纳米胶束Dex-g-SS-PZLL@SPIO/Dox,并表征其理化性质; 2.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诊疗胶束细胞摄取及胞内释放过程,探讨其还原响应能力及对肿瘤细胞杀伤力。通过体外MRI显像,证实胶束的体外肿瘤细胞磁共振诊断能力。 研究方法: 在炔丙基氨基甲酸乙基二巯基乙胺(PPA-Cyst)的催化下,通过Ne-苄氧羰基-L-赖氨酸环内酸酐的开环聚合反应以及与Dex-N3的点击化学反应合成二硫键的两亲嵌段性纳米材料Dex-g-SS-PZLL,其能够在水溶性介质中自组装成胶束,通过透析法将疏水性超顺磁性氧化铁、抗肿瘤药物阿霉素包载于其疏水内核中,制成肿瘤诊疗一体化纳米胶束Dex-g-SS-PZLL@SPIO/Dox。通过1HNMR、FTIR对Dex-g-SS-PZLL进行表征;用DLE以及TEM检测胶束的外观形态、粒径及分布;采用芘荧光法检测临界胶束浓度;并对阿霉素的包载率、诊疗胶束体外药物释放效应、药物与材料相互作用和弛豫率进行测定。课题组另制备了不含二硫键的诊疗胶束Dex-g-PZLL@SPIO/DoX作为对照研究。 用MTT法评价空白未载药材料Dex-g-SS-PZLL的安全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人肝癌细胞(HepG2)培养、传代,并分别接种于2个96孔板,将Dex-g-SS-PZLL设置为由低到高的浓度梯度值,根据不同浓度孔的吸光度值(OD值)计算细胞存活率。 用MTT法评价诊疗胶束Dex-g-SS-PZLL@SPIO/Dox的细胞肿瘤细胞杀伤力。人肝癌细胞(HepG2)培养、传代,并分别接种于3个96孔板,分成对照组(FreeDox,Dex-g-PZLL@SPIO/Dox)和实验组(Dex-g-SS-PZLL@SPIO/Dox),每组按Dox浓度设置为由低到高的浓度梯度值,根据不同浓度孔的吸光度值计算细胞存活率。 细胞对诊疗胶束的摄取情况、诊疗胶束在肿瘤细胞内的分布及胶束的肿瘤细胞杀伤力通过Dox荧光观察、DAPI染核以及流式细胞术来分析。在荧光观察中,人肝癌细胞(HepG2)培养、传代,接种于6孔板,按统一Dox浓度值分成对照组(FreeDox,Dex-g-PZLL@SPIO/Dox)和实验组(Dex-g-SS-PZLL@SPIO/Dox),经过DAPI染色标记细胞核,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荧光情况。同样方法接种细胞,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收集细胞后于流式分析仪定量分析细胞荧光强度。 肝癌细胞体外MRI显像证实胶束对肿瘤细胞的体外MR诊断能力。以不含Fe的培养液为空白对照组,将Fe浓度为40μg/ml的SPIO、Dex-g-SS-PZLL@SPIO/Dox分别与HepG2人肝癌细胞孵育4h,收集、离心、重悬细胞,置于1.5ml的Ep管中行MR扫描,测量各组T2WI值。 研究结果: 1.通过1HNMR和FTIR结果证实Dex-g-SS-PZLL制备成功。 2.DLS测得所制备的诊疗胶束Dex-g-SS-PZLL-1@SPIO/Dox平均粒径为(94.6±1.7)nm,Dex-g-SS-PZLL-2@SPIO/Dox平均粒径为(117.3±3.6)nm,Dex-g-SS-PZLL-3@SPIO/Dox平均粒径为(135.8±2.3)nm,TEM下观察诊疗胶束的平均粒径约为40-50nm,呈球形,大小均一。 3.芘荧光法测得Dex-g-SS-PZLL-1的CMC值为0.020mg/mL,Dex-g-SS-PZLL-2CMC值为0.012mg/mL,Dex-g-SS-PZLL-3CMC值为0.007mg/mL。 4.诊疗胶束对Dox的包载率均达到40%以上。在不含GSH的情况下,Dex-g-SS-PZLL@SPIO/Dox胶束经过48小时药物释放后,Dox的释放量仅为25.0%;而加入GSH后,Dex-g-SS-PZLL-2@SPIO/Dox和Dex-g-SS-PZLL-3@SPIO/Dox约需12小时将Dox完全释放,Dex-g-SS-PZLL-1@SPIO/Dox约需24小时将Dox完全释放。Dex-g-SS-PZLL@SPIO/Dox的驰豫率为261.3FemM-1·s-1。 5.Dex-g-SS-PZLL与肝癌(HepG2)细胞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共孵育48h后,MTT法测得的细胞生存率均维持在80%以上。 6.FreeDox、Dex-g-PZLL@SPIO/Dox、Dex-g-SS-PZLL@SPIO/Dox与HepG2细胞共孵育48h后,MTT法测得:在低剂量药物浓度下,三组载药体系均表现为较低的细胞杀伤力;在高剂量药物浓度下,FreeDOX的细胞杀伤力明显高于Dex-g-PZLL@SPIO/Dox和Dex-g-SS-PZLL@SPIO/Dox;而Dex-g-PZLL@SPIO/Dox的细胞杀伤力稍弱于Dex-g-SS-PZLL@SPIO/Dox。 7.荧光观察、DAPI染核以及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FreeDox组荧光强度最强,为700.05,Dex-g-SS-PZLL@SPIO/Dox和Dex-g-PZLL@SPIO/Dox荧光均较FreeDox明显减弱,分别为279.71和151.06;共孵育4小时后,FreeDox主要进入细胞核内,而Dex-g-SS-PZLL@SPIO/Dox和Dex-g-PZLL@SPIO/Dox主要进入细胞质内。 8.体外MRI结果显示:Dex-g-SS-PZLL@SPIO/Dox组T2WI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SPIO组,而SPIO组T2WI值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 结论: 1.本方法成功合成诊疗胶束Dex-g-SS-PZLL@SPIO/Dox,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制备方法安全可靠,粒径小,大小均一;在水溶性介质中容易形成胶束;对Dox具有较高的包载率,对Dox的释放具有还原响应性;具有较高的T2弛豫作用。 2.Dex-g-SS-PZLL安全性高;Dex-g-SS-PZLL@SPIO/Dox在高浓度下,具有良好的细胞杀伤力。 3.Dex-g-SS-PZLL@SPIO/Dox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最初聚集于细胞质内。 4.Dex-g-SS-PZLL@SPIO/Dox可用于HepG2细胞的体外MR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