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血脂代谢异常中医证候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iec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了代谢综合征的国际通用定义,即以中心性肥胖作为代谢综合征诊断的先决条件,同时合并TG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血压升高、空腹血糖升高中任意两项。代谢综合征是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起始阶段,其临床各项指标的异常较单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更为显著;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等更为危险疾病的概率也较病情单一者高,临床症状亦更严重。故近年来不论现代医学还是我国传统医学都在试图探寻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影响因素、易感人群、诊断规范、临床特点、治疗方法,试图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尽早发现并作出诊断,及早干预,防止或延缓病情发展。通过长期临床研究和观察,现代医学已制定出了一系列治疗方案:1.改善生活模式,2.控制体重,3.控制总热量,4.避免过饱,5.戒烟、酒,6.合理运动,7.药物治疗,8.预防和治疗胰岛素抵抗;我国传统医学也制定了初步的治疗方法,不过流派较多,如仝小林提出的分阶段论治:分为早、中、后三期;赵志英等将代谢综合征按中医消渴分成上盛下虚、阴虚火旺、肾阴阳两虚三期论治;杨丽华认为,治疗上以健脾化痰,除湿通络为先;朗宁等认为,治疗当以脾肾肝为中心;罗艳认为,治疗应运用辛香燥湿之品;李存鲁治疗以活血化瘀,疏肝利胆为治则;卢晓琳以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法为治则;卢立广等认为,代谢综合征涉及中医肝、脾、肾三脏,治疗应以益气养阴,祛痰化瘀为主。目的:通过学习前人对代谢综合征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代谢综合征中合并血脂代谢异常和高血压的人群比例较大,本次选择血脂代谢异常的群体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临床实验室检查并结合问卷的方式收集患者数据,探究代谢综合征合并血脂代谢异常人群的临床证侯群,并总结归纳出其临床证型,为中医对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前瞻性的现场调查研究方法,对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和健康人进行问卷调查。代谢综合征病例组纳入按照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有关代谢综合征定义的诊断标准,健康对照组的纳入标准为年龄在18-70岁,体检正常,理化检查正常,无明显疾病者。排除心、肝、脑、肾、神经、眼底等靶器官明显损害者;继发性肥胖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严重精神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风湿免疫病患者;合并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者。调查内容见《MS中医证候临床调查表》(见附录),此外还包括了体格检查、病史、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的调查以及相关临床化验指标的检测等。随后进行调研资料的数据录入、整理。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单变量分析。结论:代谢综合征合并血脂代谢异常的常见中医证侯类型为:“痰热中阻证”、“脾虚痰湿证”、“心肝火旺证”、“肝肾阴虚证”。
其他文献
在针对日本的国民性格研究中,很多专家、学者研究发现。日本人的集团意识比较强,主要表现在日本的集体荣誉感以及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等方面。本文从日本的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的发病特点、病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
通过两个生长季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及其交互效应对小麦全生育期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不同生育时期0~20cm土层有机碳含量呈明显的动态变化;
基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命题中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的本质内涵,边疆民族地区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工作的
本文指出中药配伍已有长期的临床实践,是传统中药理论精华之所在,其物质分析及质量监控是中药基础理论现代化研究的重点;中药及中药复方的特点是物质成分复杂、多变和整体性强,是
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发展可再生能源包括光伏发电已是势在必行。光伏目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这预示着巨大的潜力,其稳定的高增长率将保持到2030年乃至更远(Pe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生产力水平的综合反映,是消费者利益所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产品质量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较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但一
背景与目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是公立医院为了实现其内控目标而制定和执行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医院财务舞弊问题及一批批贪官的“落马”事件,充分表明了虽然公立医院这类非营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与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3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7例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治疗,
对比分析是外语教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随着对比语言学在本世纪以来的发展,其成果也大量运用于翻译教学中,大大提高了翻译教学的质量。在我国的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英译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