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自生耐热钛基复合材料的高温性能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2次 | 上传用户:hjy2767562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其相对钛合金更为优异的综合性能,钛基复合材料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目前,钛基复合材料最重要、最有潜力的应用领域之一是在航空航天结构材料以及航空航天发动机材料。为提高高温钛合金的性能及使用温度,钛基复合材料应该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更为重要的是,应在高温条件下有高的强度、优异的抗蠕变性能、可靠的热稳定性、抗氧化性以及高的疲劳强度。针对这一目标,本论文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研究。研究了耐热钛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室温、高温力学性能,高温蠕变性能,其中,重点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高温强化机理,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运用真空自耗电弧炉熔炼以及热加工、热处理技术,简洁、低成本地原位合成了以近α合金为基体,TiB、TiC和La2O3多元强化的耐热钛基复合材料。经热加工和热处理,复合材料和基体合金以层片组织为主。复合材料中的增强体为TiB短纤维、TiC颗粒以及La2O3颗粒,TiB短纤维沿加工方向形成了定向排布,增强体分布均匀,其中La2O3主要以纳米级的细小颗粒弥散地分布在基体中。耐热钛基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拉伸性能相对基体合金有大幅度的提高。增强体体积分数10%的三元增强耐热钛基复合材料(TiB+TiC+La2O3)/Ti相对基体合金的强化效果最高。复合材料的塑性是晶粒细化与增强体含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增强体含量为2.4%的复合材料实现了强度和塑性的同时提高。室温失效机制主要是TiB短纤维的承载断裂,强化效果取决于增强体含量。耐热钛基复合材料在高温条件下以韧性断裂为主。在选定的增强体含量范围,600℃时增强体含量5%的三元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抗拉强度。而在650-700℃时,增强体含量2.4%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抗拉强度。耐热钛基复合材料的高温断裂机理与室温时明显不同,TiB短纤维长径比较低的复合材料以短纤维端部与基体脱粘为主,增强体含量2.4%的复合材料优异的高温性能主要来源于其高的TiB短纤维长径比。耐热钛基复合材料的高温拉伸性能对应变速率非常敏感,应变速率降低时,高温抗拉强度降低,断裂延伸率提高。在10-3/s应变速率的条件下,基体的等强温度在600℃附近,而10-5/s应变速率的条件下基体的等强温度远低于600℃。随温度上升、应变速率降低,TiB短纤维的临界长径比提高,使得界面脱粘更容易发生,从而严重降低复合材料的高温抗拉强度。温度越高,应变速率越低,复合材料的高温强度对TiB短纤维长径比分布的依赖性越强,并超过了对增强体体积分数的依赖。耐热钛基复合材料的稳态蠕变速率比基体合金以及IMI834合金低了12个数量级,增强体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蠕变抗力。门槛蠕变应力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复合材料较高的表观应力指数,经门槛应力补偿后,复合材料的真应力指数与基体合金相同。复合材料减速蠕变阶段耗时远大于基体合金,且减速蠕变阶段与稳态蠕变阶段之间存在较长的过渡区。复合材料和基体合金的持久强度和断裂延伸率均有明显的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晶界和界面结合强度进一步降低,以及空气中长时间高温持久试验造成的表面氧化。随试验应力的不同,基体合金和复合材料均出现低应力区和高应力区,基体合金在低应力区和高应力区的应力指数分别为2和4.5。复合材料蠕变抗力的强化主要来自于门槛应力和应力传递效应。复合材料中高的表观应力指数主要是来源于门槛应力,而应力传递效应对高应力区的表观应力因子有一定的影响,但其作用远低于门槛应力。La2O3颗粒对门槛应力的提高作用主要体现在高应力区,且门槛应力值主要取决于增强体在复合材料中的弥散程度,而与增强体体积分数关系不大。应力传递效应主要依赖于TiB短纤维的长径比,随增强体总体积分数单调递减,且低应力区的传递因子显著高于高应力区。复合材料蠕变抗力的强化效果对增强体的形态特征依赖更强。600℃和650℃热暴露均使得耐热钛基复合材料的室温塑性有所降低,而700℃热暴露使室温塑性有所回升。引起室温塑性降低的主要因素为α层片晶界处析出的Ti3Al有序相,这种有序相在基体中的固溶温度在650℃ 700℃之间。增强体在热暴露过程中稳定性良好,与基体没有界面反应发生。镧元素在熔炼过程中可吸收熔体中的氧元素,形成纳米La2O3陶瓷颗粒,弥散强化基体合金,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其他文献
<正>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三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也逐渐增多,越来越危害人们的健康。而高脂肪饮食使得很多人血脂升高,血脂高是三大疾病的
安全与高效的可控农作物生产是当今中国面临的巨大课题,发展精准可控的植物工厂技术是解决农业问题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总结植物工厂中的3大关键技术——照明补光技术、
本论文以首都机场目前广泛使用的CMEX-6550A系列安检设备为研究对象,通过接口技术、传感技术提高安检设备响应速度、物品检查灵敏度,检查传送系统调节智能性、图像采集的高效
目的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通过在妇产科的工作实践,总结目前剖宫产与自然分娩情况,分析剖宫产原因,寻找对策。结果剖宫产率仍较高,需要降低剖宫产率。结论采取
目的 :研究规范病例的选择、手术的范围及术后辅助治疗的方式 ,使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治疗取得良好的局部控制水平、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方法 :1995年 10月— 2 0 0 0年 2月 ,对
有毒有害难降解有机物引起的环境问题已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些有机污染物很难用传统技术处理,因此,研究与开发有毒有害难降解有机物的高效削减技术已
纳米材料表现出常规材料不具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许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论文研究内容包括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特性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
碳纳米管及碳纤维作为碳基材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传承了纳米材料优越的物理化学性能,并且由于自身特殊的石墨层结构产生了许多优异的电子传导、高抗腐蚀性和高稳定性等
Ⅲ族氮化物是重要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在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Ⅲ族氮化物一维纳米结构在发光二极管、场效应晶体管以及压电式纳米发
碳纳米管自被发现以来就受到极为广泛的关注。碳纳米管优美的几何机构,独特的电子结构令物理学家为之着迷,而碳纳米管极大的比表面积和优良的光电性能使其在超分子化学方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