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昆与歌剧《白毛女》研究

来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iongxiao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毛女》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新歌剧。这部作品的诞生与成功凝聚了当时一大批艺术家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剧中喜儿的扮演者王昆所做的不懈努力。本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从时间背景、艺术背景两个方面分析《白毛女》诞生的时代文化背景。第二章将王昆的艺术生涯简要划分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后十七年、“文革”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四个时期,围绕这四个时期,概述王昆其艺术人生从成长到成熟的过程。在此期间,19岁的王昆首演了中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白毛女》,饰演了后来家喻户晓的“喜儿”,从此拉开了中国民族新歌剧发展的序幕,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第三章分为四个小节:一、剧本创作二、音乐创作三、《白毛女》是中国民族歌剧的早期创作范式四、《白毛女》是中国民族歌剧的早期表演范式。围绕这四个方面简析歌剧《白毛女》的艺术特色。第四章为本文的重点章节:从人物形象设计、人物性格刻画,到河北梆子与河北民歌对王昆“喜儿”形象塑造和表演艺术的影响几个方面,分析其演唱及表演风格形成的内在因素和影响条件。运用多个《白毛女》的唱腔谱例来论述王昆是如何用演唱和表演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喜儿”形象,尤其是河北梆子中的咬字、行腔、润腔等方面对歌剧《白毛女》的影响,发挥了王昆善于吸收民族艺术的优点,也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吸收的经验第五章从对民族歌剧唱法探索和对民族歌剧表演范式两个方面的影响总结《白毛女》以及王昆的表演艺术对后世的影响。王昆是中国民族歌剧的奠基人,她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在中国歌剧史上书写下浓重的一笔,尽管王昆先生已离我们远去,但她从民族艺术中汲取养料的精神,以及她多年来创造的艺术成就将永远不会老去,并永远影响着中国歌剧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其他文献
自CBA采取"封闭式"市场准入制度以降,由"市场准入"引发的纠纷日渐增多,其产生、升级的原因可概括为市场导向理念尚未形成共识,在职业篮球领域中,行政色彩仍较为浓厚,同时制度供给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际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新课标在西部农村中学特殊体育教育的现状、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地区各级教育领导教育公平观念淡漠,中学残疾学生的体育教育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剖析了在产品结构、工艺技术装备和组组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并就我国加入WTO后,我国钢铁行业如何应
当前"意识形态"一词的使用不断被泛化,但是意识形态概念却仍处于非反思的境地之中。对于这个熟知而非真知的意识形态概念,马克思的理论资源彰显出其重大的理论意义。马克思的意
《艾薇·艾伯丁写给世界的信》是阿什利亨利·布莱克的一部少儿文学作品,因其很好地捕捉了十几岁女孩所面临的情感失落和困惑而颇受欢迎。本研究报告基于对小说前七章的翻译实践。本研究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认为儿童文学的翻译首先应该传达信息文本,讲述故事,满足目标儿童读者的认知能力。研究分三个层次进行。词汇层面,着重讨论了增译法和转换法,以说明对可读和易于理解的翻译文本而言,必要而灵活的变化是不可或缺的;句法层
北京召开学术研讨会纪念歌剧《白毛女》诞生50周年延生1944年秋天至1945年初夏,延安鲁迅文艺学院的文艺家们集体创作了闻名中外的新歌剧《白毛女》。为纪念这部多年来闻名中外的歌剧创作
大跨径预制T形梁高跨比小、腹板薄、侧向刚度小,另外还存在边梁会发生重心偏离轴线的数值很大的情况等现象,会造成T形梁在预制及吊装中的侧向变形、倾斜,甚至失稳、断梁等事
本文描述了1990年以来中国钢铁工业的进展,并提出了对新世纪前10~20年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看法.主要聚焦于下述三点:1.中国钢铁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里的崛起,2.1990年以来中国
加强中小学生国防教育,是培育民族精神,强化国防观念,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最近,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等方式,对全省129所中小学开展国防
柔性电子设备以其应用范围广、安全性好、封装效率高、轻便可穿戴等诸多优势深度影响了未来电子产业和储能器件的发展方向。在众多的储能器件中,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将高能量密度、可再生、无毒的液体乙醇作为燃料,是未来动力电源和便携式电源中最合适的选择。将直接乙醇燃料电池设计成柔性器件,能够解决目前柔性器件容量低,启动慢的缺陷以及安全性能的问题,能够对未来柔性储能器件的发展提供一个十分可行的策略。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