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坦病毒感染THP-1细胞激活炎症小体通路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坦病毒(Hantavirus)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es),有20多个不同的型别。其中的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HTNV)、汉城病毒(Seoul virus,SEOV)、普马拉病毒(Puumala virus,PUUV)等主要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renalsyndrome,HFRS),而辛诺柏病毒(SinNombre virus,SNV)等主要引起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HPS)。我国流行的汉坦病毒主要是引起HFRS的HTNV和SEOV,尚未发现引起HPS的病毒;而且我国是世界上HFRS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流行范围广,发病人数多,病死率较高,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急性传染病之一。目前HFR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学术界普遍认为除了病毒感染直接损伤外,免疫病理损伤导致血管内皮通透性增高和血浆渗漏是HFRS的主要病理基础,其中大量炎症因子的产生是其发生的主要分子基础。已有多项研究显示,HFRS患者外周血中多种细胞因子如VEGF、TNF-α、IL-6、IL-10、IL-1β、IL-8、IP-10、RANTES等表达水平增多,这些因子与炎症发生密切相关。其中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IL-1β是一种典型的促炎分子,广泛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并可作为内源性热原质引起机体发热反应,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由于HFRS的三大主症之一就是发热,同时多项早期的研究表明,HFRS患者体内IL-1β的水平在疾病进程早期即有明显的升高,因此IL-1β在HFRS疾病进程中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最新研究表明,炎症小体通路活化是产生IL-1β等细胞因子的主要机制,而且多种病毒感染可激活炎症小体通路。因此,本研究旨在明确汉坦病毒感染人外周血单核细胞THP-1后是否可产生IL-1β,并探讨IL-1β的产生是否与炎症小体通路的活化相关及其具体分子机制,从而为进一步阐明IL-1β在汉坦病毒感染致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等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主要实验方法和研究结果】1.HTNV可感染THP-1细胞并复制利用乳鼠脑扩增HTNV76-118株,制备病毒悬液,用微量细胞培养法测定病毒滴度为1.95×106PFU/ml。取MOI=10的HTNV分别感染THP-1、HUVEC和Vero E6细胞,24h后用FITC标记的抗汉坦病毒核衣壳蛋白的mAb进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在THP-1、HUVEC、Vero E6细胞的胞浆中均可见特异的绿色荧光颗粒,但是在THP-1细胞中的绿色荧光颗粒较HUVEC、Vero E6细胞中的为少。这提示HTNV可以感染THP-1细胞并增殖,但其复制水平低于在Vero E6细胞和HUVEC中的复制水平。2.HTNV感染THP-1细胞后可诱导表达IL-1β用MOI=1、MOI=2和MOI=10的HTNV76-118株分别感染THP-1细胞,同时设LPS、ATP刺激为阳性对照,灭活病毒为阴性对照组,2h后换液并继续培养细胞;24h后收集细胞上清,用ELISA检测其中的IL-1β。结果显示,不同MOI的HTNV均可诱导THP-1细胞产生IL-1β,使用的病毒量越大,细胞分泌IL-1β的水平也越高。为观察LPS预刺激是否影响HTNV感染THP-1细胞产生IL-1β的水平,先用0.05mg/ml的LPS对细胞预刺激2h,并设无LPS预刺激组;之后用MOI=0.1、MOI=2的HTNV分别进行感染,2h后换液并继续培养细胞;24h后收集细胞上清,用ELISA检测其中的IL-1β。结果显示,LPS预刺激对HTNV感染THP-1细胞生成IL-1β的水平没有明显影响。为观察病毒感染细胞后不同时间点IL-1β水平的变化,用MOI=1、MOI=10的HTNV感染THP-1细胞,2h后换液并继续培养细胞,分别在6h、24h和48h收集细胞上清,用ELISA检测其中的IL-1β。结果显示,感染的THP-1细胞生成的IL-1β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在24h时检测到的IL-1β水平最高;MOI=10的病毒感染THP-1细胞表达IL-1β的水平升高后下降趋势比MOI=1时的下降趋势减缓。以上实验结果说明HTNV感染THP-1细胞诱导表达了IL-1β。用1mM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预处理THP-1细胞2h,用MOI=10的HTNV感染细胞,2h后换液并继续培养细胞;24h后收集细胞上清,用ELISA检测其中的IL-1β。结果显示,MG132处理细胞后,可明显抑制HTNV感染THP-1生成IL-1β的水平,这提示HTNV感染细胞后IL-1β的产生不是病毒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通过病毒活化某种分子通路所介导的。3.HTNV感染THP-1细胞激活了炎症小体通路相关分子用MOI=10的HTNV76-118株和灭活的该毒株分别感染THP-1细胞,2h后换液并继续培养细胞;在感染后6h、24h分别收集细胞,并提取细胞RNA后进行反转录,用qRT-PCR检测炎症小体通路中NLRP3、ASC、caspase-1及RIG-I的mRNA水平。结果显示,与未感染组相比,HTNV活毒株和灭活毒株感染THP-1细胞中NLRP3、RIG-I分子的mRNA水平没有明显变化,而接头分子ASC的mRNA则在6h时开始有显著的升高,caspase-1的mRNA水平在24h时有显著的升高。用MOI=10的HTNV感染THP-1细胞,同时设LPS及ATP作为阳性对照处理THP-1细胞,2h后换液并继续培养细胞;在感染后6h和24h后分别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用Western blot检测pro-caspase-1、pro-IL-1β及caspase-1。结果显示,HTNV感染THP-1细胞和LPS+ATP阳性对照组细胞中pro-caspase-1及pro-IL-1β水解单体水平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HTNV感染THP-1细胞和LPS+ATP阳性对照组细胞上清中的caspase-1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4.HTNV感染THP-1细胞激活炎症小体不依赖于K+外流为检测K+外流是否作为HTNV感染THP-1细胞激活炎症小体的潜在机制,我们用3M KCl加入THP-1细胞中作用2h,再用MOI=10的HTNV76-118株感染细胞,2h后换液并继续培养细胞;24h后收集细胞上清,用ELISA检测其中的IL-1β,结果显示,当胞外有或无高浓度的K+存在时,HTNV均可诱导THP-1细胞产生IL-1β,两者水平相当,表明HTNV刺激炎症小体通路不依赖K+外流。【结论】汉坦病毒感染THP-1细胞后可产生IL-1β,炎症小体通路的激活是其产生的分子机制,且该通路的激活不依赖K+外流,但汉坦病毒激活炎症小体通路的分子机制尚需进一步阐明。本研究为深入理解IL-1β在HTNV感染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具体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智能电器领域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引发了人们对能源存储设备研究的热潮。超级电容器(又称电化学电容器)作为新一代能源存储设备,已经在消费性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基于其长的循环寿命、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就超级电容器而言,其中最值得关注的点在于具有合适微观结构的纳米多孔炭材料和电解液体系。众所周知,模板炭化工艺通过纳米空间的特别调节,使其能在纳米水平上调控炭材料的微观结构,也因此
初中英语教学要引导学生重点培养英语听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运用等活动提升语言能力.初中英语视听说课程就是基于上述理论以及北京市基础教育在线教育服务体系—
2,2-联吡啶(2,2-Bipyriding)不仅是现代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而且在医药、农药、油漆、示温涂料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现代工业对2, 2’-联吡啶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目前工业中2, 2-联吡啶的合成路线是以2-卤代吡啶为原料通过Ullmann偶联进行合成,该合成路线由于卤素原子的引入和脱除会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目前国内外报道的2, 2-联吡啶合成方法存在转化率过低、催化剂成本昂
期刊
伊凡和其他动物们是高速公路八号出口商场马戏团的成员,全年无休为游客提供演出.伊凡喜欢这里吗?它怎么看待自己的处境呢?rnThe Exit 8 Big Top Mall and Video ArcadernI li
期刊
本文针对磷矿酸解体系进行研究,首先对磷矿物化性质进行相应的研究,采用原子吸收、SEM、电子探针等方法对其化学成分、晶相结构及微观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分析他们之间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