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合成工艺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g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P-ASC)是合成对位酯和磺胺类药物的重要中间体。传统合成工艺是以乙酰苯胺和氯磺酸为原料,以搅拌釜为反应器,采用间歇生产方式,先后经磺化与氯化反应制备得到P-ASC。然而,磺化反应放热量大且反应后物料粘度显著增高,为改善混合效果和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工业生产时将固体乙酰苯胺缓慢加入到大大过量的氯磺酸中,不仅生产效率低且由于氯磺酸显著过量导致大量废水的产生。本文通过加入溶剂来降低体系粘度,并将乙酰苯胺配制成浆料以实现乙酰苯胺物料的可控加入,另外以超重力反应器为磺化反应器,通过强化氯磺酸与乙酰苯胺之间的微观混合过程避免局部热点的产生,并采用物料循环移热方式控制系统温升,从而达到减少氯磺酸用量和连续化生产的目的。本文考察了原料加料状态和添加溶剂对P-ASC合成过程的影响,对搅拌釜反应器中P-ASC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以超重力反应器为磺化反应器,以搅拌釜为氯化反应器考察了各种工艺条件对P-ASC产品收率的影响规律。并以搅拌釜为反应器,对乙酰苯胺的磺化反应和氯化反应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加料时间、磺化反应时间、产品收率、产品纯度这四个因素进行对比,确定了粉末状的原料加料状态。通过对产品收率、产品纯度、溶剂回收率、溶剂回收方式这四个因素进行对比,选择了适合的添加溶剂为四氯乙烯。(2)在搅拌釜中进行了P-ASC合成实验,在3 mol/L乙酰苯胺浆料的加料速率为19 m L/min,n(乙酰苯胺):n(氯磺酸):n(氯化亚砜)=1:2.6:1.2的较优工艺条件下P-ASC的收率为85.7%。(3)以超重力反应器为磺化反应器,搅拌釜为氯化反应器,在3 mol/L乙酰苯胺浆料的加料速率为40 m L/min,RPB和搅拌釜的转速均为400 rpm,物料循环量为24 L/h,n(乙酰苯胺):(氯磺酸):n(氯化亚砜)=1:2.6:1.2的较优工艺条件下P-ASC的收率为91.9%。(4)对磺化反应和氯化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得到了50℃、54℃、58℃、62℃、66℃下各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通过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出磺化反应活化能为61.78 k J/mol,氯化反应活化能为82.76 k J/mol。
其他文献
借助眼动追踪技术探讨色彩对多媒体学习的影响,以学习效果(记忆成绩、迁移成绩),认知负荷(感知任务难度、心理努力)、内部学习动机以及眼动数据为评估指标。结果发现经过积极色彩设计的多媒体学习材料能有效唤醒学习者的积极情绪,促进了学习者的思维加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但在认知负荷的降低与学习动机的提高上,色彩的设计并没有起到显著作用。
前言: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een Arthroplasty,TKA)是终末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在全世界广泛开展。尽管目前手术的方式以及围手术期的治疗原则已经非常成熟,但临床上仍有20%左右的患者对手术的效果不满意。因此,提升患者术后的满意度与膝关节功能,一直是骨科医生探索和追求的目标。研究证明,合理的术后康复是TKA手术获得满意疗效的基础。然而,国内外对术后康复的方式、开
伪齐时,更渑池县为“沔池”,以避金太祖完颜旻讳。“渑”字为多音字,作县名时音弥兖切,本不涉及避讳,金人亦不避此字。但伪齐为取悦上国,仍将“渑”(又音武尽切)字定为避讳字,并就近借用同音且民间已有书写习惯的“沔”字替代。金朝重新统治河南后并不严格避“渑”字,但要改回县名多有不便,“沔池”遂作为官方正式称名,于有金一代沿用,并于后世成为该县别名,与“渑池”兼用、混用。故新、旧点校本《金史》凡底本为“沔
赵宋光的音乐美学思想体系有着丰富的符号学思想。他发展了符号学逻辑判断的能指和所指,引申出音乐美学判断的所喻和能喻;从符号学提出语言的音乐因素;从工艺学角度提出包括符号学在内的“两层两侧”四方关系;从音乐符号比拟性原理指出音乐本质的“比拟说”;从元美学角度提出音乐是数理符号与情感内容的统一。这既有形而上超越又有形而下践履的思想,占据了赵宋光美学思想体系中的显要地位,深入其研究,对中国当代音乐美学理论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全面系统地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远景式勾勒,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在未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两个“全面”的重要抓手就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这是首次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主要特色,紧密贴合了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旗帜鲜明地体现了我国与西方发达经济体现代化的不同之处。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
期刊
【研究背景】面瘫是颅神经疾病常见的体征之一。以面神经核为界,其上运动通路功能不全所造成的面瘫定义为中枢性面瘫,主要体征为病灶对侧的下半面部瘫痪(眼裂以下);而核下运动通路功能不全造成的面瘫定义为周围性面瘫,表现为同侧全面部瘫痪。周围性面瘫患者除面瘫的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其他表现,例如耳周痛、听觉受损、面部感觉异常甚至有眩晕等。有学者发现前庭神经和/或迷路受损与面瘫患者伴有头晕有关。前庭系统解剖结构和
歌剧被称作是“音乐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它集中了音乐、文学、戏剧、美术、舞蹈,是集所有的表演艺术门类于一身的特殊艺术表演形式,不仅体量大,而且排演过程时间较长。歌剧的主要特点是情节集中,以人物情感为中心,主题鲜明。而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体现歌剧表演艺术魅力的重要环节,要想将作品背后的内涵故事深刻地表现出来,就必须要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本文将针对歌剧表演开展深入研究,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探讨。
音乐剧是将声乐、舞蹈以及戏剧融合在一起的戏剧演出形式,它具有戏剧性、整合性、娱乐性和商业性的特征。对音乐剧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从艺术审美及艺术创作的视角,对国内外音乐剧的艺术发展进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