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研究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病理特征,第一原发癌和第二原发癌的临床病理联系、治疗情况和生存状况,探究BPBC的发病趋势和危险因素,并对BPBC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BPBC的认识,为临床工作提供部分诊疗思路及参考。方法:按照BPBC诊断及排除标准,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病理特征,第一原发癌和第二原发癌的临床病理联系、治疗情况和生存状况,探究BPBC的发病趋势和危险因素,并对BPBC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BPBC的认识,为临床工作提供部分诊疗思路及参考。方法:按照BPBC诊断及排除标准,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确诊为BPBC的患者信息。两侧乳腺癌诊断时间间隔小于等于6个月为双侧同时性乳腺癌(synchronous bilateral breast cancer,SBBC),两侧乳腺癌诊断时间间隔大于6个月为双侧异时性乳腺癌(metachronous bilateral breast cancer,MBBC),对纳入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PBC的发病人数总体上呈现逐渐增加趋势(P=0.002),且SBBC和MBBC发病人数也呈现逐渐增加趋势(P<0.001和P=0.035)。SBBC各年份在同期乳腺癌病人中占比率呈逐年增加趋势(P=0.02)。MBBC患者初诊年龄要小于SBBC患者(P=0.006),且年轻乳腺癌患者(年龄≤35岁)在MBBC患者中占比较高,而老年乳腺癌患者(年龄>60岁)在SBBC患者中占比较高(P=0.03)。SBBC患者首发侧病灶较对侧肿瘤直径大、淋巴结转移更常见、病灶分期晚(P<0.01)。MBBC患者首发侧病灶较对侧肿瘤直径大且病灶分期晚(P<0.01),两侧病灶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差异。SBBC患者两侧病灶ER和PR阳性一致率高于MBBC,ER和PR阴性一致率低于MBBC(P<0.001)。MBBC中两侧病灶PR的不一致率高于SBBC(P=0.001),但两侧病灶ER的不一致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SBBC组患者Her-2表达存在一致性,但一致性一般(Kappa=0.445,P<0.001)。MBBC患者第一原发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多于第二原发癌(P<0.05)。SBBC组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的患者多于MBBC组(P<0.05)。结论:1、BPBC的发病人数总体上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并主要归因于SBBC发病人数的逐年增加。2、单侧乳腺癌患者在初次诊断为乳腺癌后的至少11年内都应加强对侧乳腺的筛查。3、BPBC两侧病灶在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期上存在差异,首发侧病灶总体上较对侧病灶肿瘤直径更大、淋巴结转移更为常见且分期更晚。4、SBBC患者两侧病灶ER和PR阳性一致率高MBBC,ER和PR阴性一致率低于MBBC。MBBC中两侧病灶PR的不一致率高于SBBC。5、BPBC患者的治疗与单侧乳腺癌的治疗无明显差异。6、SBBC和MBBC患者的预后可能与不同的诊断间隔时间有关。
其他文献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展缓慢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轻度记忆丧失开始,以认知功能和执行功能的严重受损告终。AD的主要病理表现是β-淀粉样蛋白斑块、神经原纤维缠结、血管淀粉样变和神经元及突触的丢失。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发现,神经炎症在AD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其炎症的产生是AD神经炎症的主要表现。小胶质细胞是大脑中的免疫细胞,在受到
目的:研究微创食管癌手术中棒球棒状管胃+食管松弛黏膜吻合术和推迟术后进食时间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其中一个手术组自2018-1-18至2021-1-5之间的,接受Mc Keown微创食管癌根治术的连续的84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改进及术后进食时间管理两个变量,将所有数据分为三个组(即:A组、B组及C组)。通过统计学分析,对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
目的:食管癌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侵袭性较强,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很高,治疗效果较差。手术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而术后并发症无可避免。吻合口瘘是常见的、也是最凶险的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在我国发生率约5%-10%,死亡率高达50%[1]。吻合口瘘愈合以后,采取何种措施可以减少复发转移?2020年CSCO《食管癌诊治指南》中指出:食管鳞癌术后病理分期为II、III期的患者,术后行
目的:探讨CX3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和趋化因子配体28(CCL28)在肺腺癌脊柱转移灶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肺腺癌脊柱转移瘤的患者(取材病理组织以及随访资料均完整)共40例,取骨转移灶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CX3CL1与CCL28在标本中的表达,并将染色结果整理分类,进一步结合患者随访结果和一般资料,统计分析CX3C
第一部分GATA2-AS1在肾癌细胞系及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 RNAs)GATA2-AS1在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采集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一般信息、病史,评估睡眠量表、认知功能量表及近红外光谱分析数据等,进一步分析血管性痴呆患者言语流畅性任务(VFT)下前额叶及颞叶激活的特征。方法:选取13例分别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家庄市第八医院、石家庄市藁城区人民医院及鹿泉区人民医院的住院患者,符合ICD-10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有明确脑卒中病史或无脑卒中病史但是有明确的影像学(头颅MRI或头颅
目的:近年来,女性乳腺癌的罹患率逐年上升,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首位,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成为影响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杀手。伴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和体检意识的加强,加之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使得乳腺癌患者在未发生转移之前即被诊断。不容置疑的是,乳腺癌的死亡率并没有随着发病率的升高而升高,相反,死亡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与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密不可分。乳腺癌的综合治疗腋窝淋巴结(a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癌疝入右侧腹股沟致难复性斜疝的发病特点、诊断及相关治疗方式等,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减少漏诊,改善患者预后。方法: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乙状结肠癌疝入右侧腹股沟致难复性斜疝病例资料,同时通过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检索国内外与本个案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该类疾病的诊治方法。资料:患者男性,主因“右侧腹股沟肿物60余年,进行性增大3年,疼痛半月”入院。查体:右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629例垂体肿瘤患者术前的临床资料特点。分析157例无功能瘤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的629例垂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型及首发临床表现等临床特点。从上述资料中筛选出1
目的:通过比较HER2阴性初诊Ⅳ期和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究此两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诊治的327例HER2阴性初诊Ⅳ期和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发病年龄、月经状态、确诊时间、免疫组化、转移部位及数目、治疗以及随访情况等,运用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