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FDM的无线视频采集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数据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视频采集传输技术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发展,并在视频监控、视频通信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进步,基于无线技术的视频采集技术不断涌现出来,这大大增强了视频采集设备的可移动性。采用无线技术传输视频数据在越来越多的场合得到应用,如警用车载现场影音传输系统,生产流水线监控系统等。本方案通过在DSP芯片上进行软件编程来实现了基于OFDM的无线视频采集系统,系统体积小,抗干扰性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无线视频采集传输系统,系统以TI的TMS320VC5509A为核心处理器,通过高速视频解码电路完成对模拟视频信号的数字化采集,并通过在DSP芯片上进行软件编程来实现OFDM调制,不仅减小了系统的体积,而且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使其能运用于一些特殊场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详细讨论了笔者设计的基于OFDM的无线视频采集传输系统,主要就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及软件编制进行详细阐述。本系统的功能是把CCD摄像头采集到的模拟视频信号转化成数字视频信号,然后对数字视频信号根据需要进行MPEG-4压缩,再对压缩后的视频流进行OFDM调制后无线发射出去。该系统分为视频采集、MPEG-4视频压缩和OFDM传输等几个模块,本论文从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角度对这几个模块进行了详细阐述。硬件设计着重讨论了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的实现以及外围电路的设计。软件设计主要讨论了OFDM各个模块在DSP平台下的编程实现。除了本系统软硬件设计等主要内容外,本论文还就本系统所涉及到的一些理论进行了阐述,例如视频压缩技术,I2C总线以及OFDM技术等。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变得十分重要。同时,生物科学技术发展快速,尤其是在身份认证领域的应用。掌纹由于具有面积大、涵盖信息丰富,识别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网上查阅信息资料的人群越来越多,一旦用户点击到被篡改的链接信息,将导致用户访问到非法页面,甚至被病毒入侵,给企事业单位和用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具有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无须人工干预等优点。随着
为了实现大规模高质量监控,顺应视频监控数字化、网络化、业务多样化、功能集成化和结构模块化等多方面的趋势,由杭州中威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提出了“VAR综合多业务光传输交换网
为了满足WCDMA和GSM对高质量语音业务的需求,3GPP/ETSI提出了宽带自适应多码率(AMR-WB)编解码器。随后,AMR-WB又被ITU-T选用为其16kbit/s宽带语音编码标准G.722.2。AMR-WB具
无线自组网MANET是由一组无线移动节点形成的多跳无线网络。它不需要使用任何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或中心化管理。无线自组网适用于临时通信的场合,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紧急救
我国在音视频领域已经具备较强的产业基础,但由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相关企业长期受制于国外持有标准化专利与技术的企业和组织。AVS音频是我国自主提出的音视频编解码标准AVS
作为一种特殊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军事和医疗等领域,节点的可移动性使得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快速、机动地部署到任何需要的区域。移动无线
图像分割是图像处理与图像分析之间的关键步骤,在图像工程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图像分割算法的研究一直是图像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图像分割算法的研究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