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件无线电的兴起为高性能信号处理平台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目前,高速实时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正在向着组件化、模型化、平台化的方向发展。如何将不同类型的板卡级设备接入到硬件拓扑结构复杂的信号处理平台中是平台开发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以某科研项目为支撑,对ATCA平台中以FPGA为主处理器的板卡级设备的接入方法展开研究,基于领域建模的模型化驱动开发技术和可视化技术设计实现了一种可移植的板卡接入方法。能够通过板卡的描述,快速构建相应的驱动库,并为板上处理器构建程序框架,可视化地对其接入的性能进行完备的测试,有利于包含不同处理器的板卡快速接入到平台中进行应用开发。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板卡级设备的规范化描述和程序接口框架的统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领域建模的可移植开发框架。从接口、框架和参数三个方面设计了信号处理领域内应用开发的元模型:驱动、容器(处理器运行环境)和组件;以文本的形式定义了规范化的元模型装配脚本文件;制定了模型化代码自动生成技术中从元模型元素到目标代码元素的映射规则。2、针对程序接口框架的模型化代码自动生成问题,设计了板卡接入框架的总体实现方案。通过实现代码自动生成的代码生成器类和元模型装配器类来实现对元模型类型和实现方式的控制;通过定义元模型的模板文件和设计基于消息中间件的轻量级平台数据传输协议,实现了不同处理器上的元模型组件之间的通信。3、针对接入设备功能和性能的便捷性测试问题,设计了可视化的接入环境测试软件。该软件基于平台数据传输协议设计了组件控制命令、应用装配消息和数据消息三种消息类型,通过平台直接控制和平台协同控制两种方式,以可视化方式对接入设备进行灵活配置和功能测试。4、本文以FPGA为主处理器的板卡的接入为例,利用可移植开发框架开发FPGA组件框架源代码,通过ISE工程编译验证了可移植开发框架的可行性;通过Wireshark软件对处理器之间的通信数据包进行捕获和分析,验证了本文设计的平台传输协议的可靠性;在验证过程中,可视化的接入环境能够使得整个板卡级设备的接入和测试过程更加便捷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