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共驾环境下非驾驶任务对驾驶认知及接管绩效的影响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renalee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汽车辅助驾驶技术的发展,车辆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需要承担的驾驶任务和认知负荷出现显著变化。2016年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将自动驾驶汽车划分为了6个等级,愿景是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但由于自动化技术、法律法规等的限制,短期内也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Level5)。未来较长时间内,自动驾驶汽车仍要面对“人机共驾”的局面,大部分车辆会以“有条件自动驾驶”(Level3)存在。但近期L3级自动驾驶车辆事故频发,部分原因是在自动驾驶过程中,驾驶人比较愿意参与非驾驶相关活动,使得驾驶人注意力分散、驾驶人接管车辆能力下降。因此,针对自动驾驶过程中驾驶人认知负荷变化规律开展研究,探索不同认知负荷条件下驾驶人接管车辆能力的变化特征,对于提升自动驾驶车辆安全水平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研究多数使用标准化非驾驶任务,进而量化负荷变化的方法开展实验,但在现实条件下,驾驶人会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非驾驶任务。本研究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基于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自动驾驶接管过程总负荷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最后基于认知负荷建立接管安全性预测模型,为自动驾驶车辆预警系统和城市道路安全提供依据和保障。首先,本研究设计并开展了人机共驾模拟驾驶实验。综合考虑非驾驶任务种类、接管时间紧急程度、接管事件场景类型等影响因素,确定了人机交互环境下非驾驶任务与认知负荷、接管绩效间关系的研究实验方案。其次,考虑到模拟实验所获取的驾驶人负荷和接管数据由于实验条件和实验装备的缺陷,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本文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进行了预处理,包括数据截取、数据筛选、剔除异常数据、补充缺失值、归一化处理、数据编号等,其中:基于NASA-TLX问卷总得分表征驾驶人认知负荷主观评价结果;基于瞳孔直径表征客观认知负荷结果;并对NASA-TLX问卷总得分和分阶段瞳孔直径数据进行了正态性分布验证。接着,分别从主、客观两个角度对接管前后的认知负荷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探索了不同实验要素(场景类型、接管时间预算等)与驾驶人认知负荷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了各要素独立影响下和多要素交互作用影响下的主观工作负荷总得分和接管前后不同阶段瞳孔直径。主观工作负荷总得分分析结果表明:避障场景认知负荷高于车道保持场景、7s与3s预留接管时间对总体认知负荷的影响无显著差异、非驾驶任务对认知负荷影响由高到低排序为:找错、聊天、文本和监控。基于瞳孔直径的分析结果表明:避障场景认知负荷高于车道保持场景,7s预留接管时间的认知负荷高于3s预留接管时间;非驾驶任务对认知负荷影响由高到低排序为监控类(聊天和监控)、文本类(找错和文本)。本研究同时对不同非驾驶任务全周期(119s)归一化处理后的平均瞳孔直径数据进行拟合建模,研究不同非驾驶任务下认知负荷变化趋势。最后,基于认知负荷对接管安全性进行预测建模可为接管触发机制的设定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首先提出了考虑不同典型场景的,基于驾驶行为指标的接管安全性评价方法,并得到了不同典型场景和不同非驾驶任务下接管行为安全性排序结果。基于不同评价指标分析了不同典型场景下的安全性差异。结合NASATLX主观问卷结果,利用D-S证据理论计算接管安全性排序,验证驾驶行为指标安全性评价法的有效性。为搭建基于认知负荷的接管安全性预测模型,分别以接管请求发出前不同时间窗长度数据转换后的灰度图像作为输入,以接管安全与否作为输出,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搭建基于不同时间窗长度的接管安全性预测模型。其中设定时间窗口开始的时间是TOR之前的x秒,结束时间为TOR发出时刻,分别取x为10、20、30、40、50、60、70、80、90、100时的数据作为模型输入,利用混淆矩阵的多级评价指标分析不同预测模型的优劣。通过分析发现,当时间窗长度大于30后,模型准确率均能达到80%,且变化不大。故建议选择发出接管请求前30s内的瞳孔数据作为输入,预测驾驶人接管车辆后的安全性,准确率可达到82%。综上,本研究针对人机共驾过程,分别通过主观问卷和客观模拟实验开展了研究,并通过比较不同场景类型、不同接管时间预算和非驾驶任务类型,对接管过程的认知负荷演化规律和接管安全性水平进行了系统研究,构建了接管安全性预测和评价模型,为人机共驾过程驾驶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持续改善政商关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人民满意服务型政府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全国各地高度重视政商关系建设,并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改善政商关系,但我国政商关系建设的成效如何,尤其是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进一步提升政商关系亲清程度,构建科学可靠的政商关系测评体系并进行客
学位
在目前船舶动力系统研究领域,减少排放污染和提高能效是船舶动力系统研究的主要目标。随着国际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越来越多的船舶动力系统以低排放作为首要目标,而清洁能源的使用受技术发展及本身不确定性的影响,一直无法完全替代化石能源。在此背景下,混合动力系统作为新旧能源的结合物集合了传统能源动力稳定和新能源排放低的优点,设计和匹配混合动力系统船舶成为船舶动力系统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某柴电混合动力船为研究对象
学位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网络借贷行业为传统金融排斥的长尾客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有力促进了普惠金融的发展。但近年来,该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道德风险事件频发。部分平台通过高利贷、恶意催收、信息盗用等方式侵犯借款人合法权益;部分平台通过虚假标的、集资诈骗等方式侵占出借人财富。现有文献多从信息披露、声誉机制等方面研究网贷平台道德风险,但是极少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开展研究。本文认为平台治理结构不健
学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机舱理念的提出,船舶制造正从自动化向智能化发生转变。船舶柴油机作为整条船舶的“动力源”,存在设备种类多、工作环境恶劣、失效模式错综复杂等情况,导致柴油机容易出现使用效率低、可靠性差等问题,直接影响到整条船舶的航行安全。因此,对柴油机运行状态的准确识别十分重要。尽管机器学习的发展推动了智能诊断技术的发展,但目前传统智能诊断技术需要人为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设计合适的特征提取算
学位
在逆全球化、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价值链重塑的大环境下,中国应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抓住东亚区域一体化新局面,积极打造更具区域性特征的价值链体系,加速我国构建“双循环”新经济发展格局的进程。在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中国在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GVC)中长期处于低端锁定局面,而东亚区域价值链作为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途径之一,探讨中国在东亚区域价值链中的主导作用对于中国构建“
学位
船舶上辅机设备众多,它们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使机械设备结构损伤,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严重的事故;还会通过基座传递到全船结构,进而引起船体表面振动,产生辐射噪声。国际社会对振动噪声控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所以在保证辅机设备连续、高效,以及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如何降低振动噪声水平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文中选取船上典型辅机设备——立式离心泵,采用隔振和阻振技术对其进行振动噪声
学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加深,国家间经济周期联动关系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或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为经济周期联动带来了新的影响。然而,逆全球化和去全球化的背景下出现了全球价值链增长放缓、区域价值链加速发展等演进特征。不同区域的价值链对经济周期联动的影响及影响的传导因素就存在潜在差异。基于此,本文研究经济周期联动的区域化差异,以及贸易、投资视角下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经济周期联动的影响对促进
学位
现金贷有助于解决国内低收入和无征信记录人群融资难问题,但也带来了行业高利率、高逾期、暴力催收等问题。为了维护金融行业的安全和社会稳定,政府出台了现金贷新规等一系列监管政策,使现金贷行业趋向于规范化发展,而由于无法对借款人欺诈行为进行有效识别,现金贷平台仍存在较高坏账率的问题。因此,本文研究如何进行现金贷欺诈识别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针对当前现金贷行业存在的欺诈问题,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本文首
学位
目前,我国还没有自主建造的已下水大型豪华邮轮。大型豪华邮轮相较于普通客船具有载客量大、船身较瘦平行中体较短、重心较高、吃水以下结构过于尖瘦等特点,压载系统作为大型豪华邮轮的保船系统,通过对全船压载舱进行注入或排出压载水来调整船舶吃水、船体横纵倾角度和稳心高度,从而保持船舶稳性;压载系统还可以减少船体变形、降低船体振动及改善船舶适航性。因此,压载系统的仿真研究对于分析邮轮在横倾状态下的调整能力具有重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扩大,全国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其产生的污染问题亦日益受到关注。其中机动车排放量的测算和预测是防治交通污染、提高交通环境管理水平的先行步骤。目前,城市道路布设了大量的交通检测器,但是大气污染物检测器布设相对滞后。基于海量交通流数据进行机动车排放量的测算和预测研究、挖掘海量交通流数据在机动车排放研究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是解决交通污染问题及提高交通环境管理的一个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