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商关系质量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基于非正式制度视角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w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持续改善政商关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人民满意服务型政府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全国各地高度重视政商关系建设,并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改善政商关系,但我国政商关系建设的成效如何,尤其是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进一步提升政商关系亲清程度,构建科学可靠的政商关系测评体系并进行客观评价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本文梳理剖析了政商关系的内涵、实质,在借鉴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基于亲”“清”两个测量维度,构建了政商关系“亲清指数”评价体系,并以中国内地30个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组合赋权法对30个省市的政商关系质量状况进行测度分析,之后基于非正式制度视角利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儒家文化对政商关系的影响,探究非正式制度对政商关系质量提升的积极效果,进而达到提升政商关系质量,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目的。根据实证检验结果,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从2018年截面数据来看,30个省市政商关系质量存在明显层次性特征,不同区域间政商关系质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差异集中体现在“亲”这一维度,且在“政商”两个主体维度上存在不均衡性。(2)2010年-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政商关系相关数据显示出我国近几年“亲清指数”得分呈提高趋势,但整体得分水平较低;省级得分差距较大,但差距呈缩小趋势;分项指数差距明显,“亲近指数”有待提升。(3)实证研究发现,非正式制度儒家文化对于政商关系质量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外来文化、法治化水平会正向调节儒家文化对于政商关系质量提升的积极效果。该实证结果表明非正式制度对于政商关系具有积极影响,为进一步提升政商关系质量提供理论支撑。进而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促进政商关系质量提升一方面可以从加快法治化政府进程、发扬企业家精神、推进官员异地交流等方面着手,另一方面以文化传统等做为推手充分发挥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互补充,共同促进政商关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以在社会经济各领域培育新增长动能。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模式和重点的转变,各经济部门应追求高质量发展,对国民经济支柱制造业而言更是如此。制造业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应积极发展新动能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一大新活力源泉。制造业借助互联网发展成果变革自身组织形态,拓展组织边界,能否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以及如何
学位
大多数研究人员基于财经文本对股票市场进行建模分析时,根据情感语义分析设计情绪指标预测市场未来走势。此类模型的准确率严重依赖情感词典的质量,情感词典的构建过程繁琐,且从财经文本中挖掘出的情感倾向并不能保证一定对股票走势产生影响,情感语义分析存在理论上的缺陷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基于信息理论模型的假设,以量价关系分析代替情感语义分析,基于LDA主题模型与去噪量价均线策略构建了融合主题模型与量价关系的股
学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由于我国将重心转移到高质量和高资源利用率上,避免以往速度粗放的高昂代价,因此未来应该把发挥创业的先导作用,推进动力机制转换、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是重要的突破口。2015年以来,各级政府不断鼓励创新创业、提升创业环境,让创新创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根据《中国创业青年发展报告2020》的数据,2019年创业企业
学位
目前,全球正处于孕育新一轮创新竞争高潮的关键时期,创新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条件深刻变化,科技与金融进一步耦合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需要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于科技与金融耦合系统发展,实现科技与金融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耦合发展。尤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科技与金融耦合发展过程中所面临冲击日益复杂化。如何调控科技与
学位
根据世界银行的国别收入划分标准,我国自1998年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于2010年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当前正处在由中等偏上收入阶段转向高收入阶段的重要历史时期。伴随这一重大进步,我国也出现了经济增长回落、劳动份额低下、收入差距过大等诸多问题,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均衡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凸显。实际上,这是一国跨越中等收入阶段或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所经历与面对的共同问题,深入分析这些国家的发展历程
学位
十四五规划指出,我国要加快金融市场改革,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强调了深化国有银行改革,引导非国有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理念的推行以及对银行业海外投资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中资银行进入海外市场。然而,面对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以及新冠疫情的蔓延,中资银行面临着在确定“走出去、去哪里”后如何“走下去”的生存困境。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给
学位
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疲软,贸易摩擦频发,特别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各国经济发展愈发雪上加霜,对外出口更是每况愈下。作为我国经济支柱的制造业,其对外出口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面临巨大考验,而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FTA)无疑是中国制造业拓展国外市场、提高出口效率的有效路径。自2007年党十七大将自由贸易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已对自由贸易协定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并把“
学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近年来,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战略,大力发展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国民经济市场规模的主要力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逐渐从高速发展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以及重塑国际经济新格局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过程中
学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家庭财富也实现了快速积累。面对利率市场化和高通货膨胀率,如何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成为了家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传统金融市场提供金融服务的“贫瘠”现况远远不能满足家庭通过参与金融市场实现财富增值的愿景。与此同时,新型科技技术与金融行业的融合越来越紧密,金融科技的概念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金融科技带来的“破坏型创新”对传统金融机构造成了巨大冲击,极大地提高了金融市场
学位
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爆发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面对世界发展新局势,各国正着眼于培育产业体系新支柱、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我国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并实现跨越发展至关重要。为推动新兴产业快速成长,近年来我国实施了诸多有利政策,投入了大力度的财税补贴支持,但其是否产生了实质性激励效果?还是要通过微观层面的企业绩效来体现。基于此,本文
学位